美文网首页
解读《道德经》之33-1:知人者智

解读《道德经》之33-1:知人者智

作者: 橡木桶 | 来源:发表于2018-09-30 08:35 被阅读26次

研读《道德经》,领悟老子思想,探求核心算法,洞察人间百态 33-1

“知人者智”出自《道德经》第33章,意思是说,了解别人的诉求,理解他人的行为,需要智慧,或者,做到了说明很有智慧。

这是一句尽人皆知的说法,极其古老的命题,虽然人们理解的都很到位,但却执行的并不理想。也是老子说的“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孙子兵法也把它延申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后来也有了“知人善任”,至到今天,常常提到,市场调研,客户需求,用户痛点。但是在实际生活里,具体工作中,社会关系中,从古到今,“知人者智”的理论,方法,手段的演化,成就依然非常落后。

做的最好的估计就是妻子对丈夫的衣服尺码,胃口偏好,另外就是贪官污吏对上级领导的喜好偏爱几乎了如指掌。原因就是:首先,长期的农耕经济,靠天吃饭,没有个性需要的必要,没有“知人者智”的必要;其次,是集权管理,不需要关心百姓的诉求,民众的心愿,只要揣摩清楚,皇帝的好恶,喜怒即可,最后,是孔儒礼教,要求服从,讲究尊卑,注重礼节,个性需要?简直就是毒蛇猛兽。所以,“知人者智”是个好思想,可惜没有成长和发展成学问,技术,工具,所以,几乎没有认真地对待“知人者智”。

什么是“知人者智”?知是知道,理解,人是对方,群体,目标,智是聪明和智慧;进一步的推演就是,知什么?如何知?如何界定范围?类别?特征?老子二千多年前,提出这个命题,没有给出具体办法,途径和理论,显示了他的哲学智慧,认知理性,留给了后人无限的成长,进步,发展的空间,也从侧面论证了“道可道,非常道”的核心理论。

美国多数高等院校都把心理学设为必修课,极其重视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知识,心理分析,把心理学作为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美国各行各业几乎都把心理分析作为基础的,常用的技术手段,应用于实际工作,社会治理,民意调查,数据推演,消费习惯,行为特征的各项研究中,都已经普及和推广了,测谎仪,问答题,安慰剂,对照组等各种手段,工具也是层出不穷。

以人为本,尊重个人,就需要科学,具体,全面了解人,认识人,理解人,就必须做到“知人者智”以权力为本,要求别人服从自己,依附自己,就不需要了解人,认识人,理解人,只需要命令人,安排人,喂养人即可。

每天一句,每日一理,感悟智慧,享受生活,我是橡木桶。

相关文章

  • 解读《道德经》之33-1:知人者智

    研读《道德经》,领悟老子思想,探求核心算法,洞察人间百态 33-1 “知人者智”出自《道德经》第33章,意思是说,...

  • 解读《道德经》之33-1:知人者智

    研读《道德经》领悟老子思想,探求核心算法,洞察人间百态,这里是《学道悟道》 “知人者智”出自《道德经》第33章,意...

  • 识人,自知

    道德经里面有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灵之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

  • 33-1 知人者智

    老子智慧和领导艺术之33–1 知人者智。出自道德经第33章,意思是,了解他人的人拥有或需要聪慧。 明白他人需要极高...

  • 《道德经》读书笔记(33)

    雪漠《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开启《道德经》解读新视角。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知人之智

    《道德经》上说:“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这里暂且不说自知之明,单说知人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

  • 放下盲从,收获智慧

    《道德经》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总喜欢窥探别人,却忽视了看清自己。 自恃聪慧的人,或许有知人之智,却未必...

  • 自知者明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机敏的人,善于忖度别人;智慧的人,懂得分析自己。 人生...

  • 30章 自知自胜自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灵之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道德经》之33-1:知人者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vi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