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127.从《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两则文言文教学,浅谈“抓

1127.从《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两则文言文教学,浅谈“抓

作者: 小白记录本 | 来源:发表于2023-11-27 11:21 被阅读0次

《书戴嵩画牛》《伯牙鼓琴》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一单元主题是“艺术之美”,本单元围绕这个主题编排了《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文章,从音乐、绘画、戏曲等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习作是“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从语文要素来看,怎样把中华文化贯穿在教学中?语文要素给出了路径:借助文本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伯牙鼓琴》这则文言文,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就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比如:钟子期听到伯牙鼓琴后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泰山、想象流水的画面。是什么样的泰山?是什么样的流水?让学生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同学想到的是泰山的高大挺拔;有的想到的是泰山的险峻巍峨;有的不仅想到了泰山,还想到了我国其它名山。在流水这一块,有的同学心里边想到的是浩浩荡荡的江水;有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海。让他们体会中华文字的深奥,感受语言,感受艺术带来的无穷的美。

另外,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播放古琴音乐,让学生通过琴声,想象他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体会我国音乐艺术博大精深。有的学生听到一段乐曲后,想到的是鸟鸣,有的听到的是徐徐的清风,有的在音乐里看到了月影,有的想到了辽阔的草原……总之,孩子们都进入了音乐中感受到了音乐美。不仅让他对我们中华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有极度的认同。而且发展了他们的审美创造能力,初步感受美,发现美,培养他们高雅的情绪和健康的审美意识。

可以让学生欣赏后人根据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改编的古琴音乐《高山流水》曲,感受音乐美。

在教这篇课文的时候,不光让孩子们读通读懂文言文,感受伯牙和钟子期的情谊,懂得知音难觅要珍惜,更要抓住这两处琴声和这两处语言,进行想象。

在《书戴嵩画牛》这一课,同样也可以抓住小牧童拊掌大笑的神态、动作描写,还有语言“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之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这段话让学生想象:牧童看到这幅画后是怎样拊掌大笑的?杜处士是怎样笑而然之?神态变化,语言,或者周围人的反应。这样孩子们不仅对这个故事的印象更深刻,讲的更生动,而且还可通过想象,感受从这幅画得到的乐趣。另外,在课堂上可以出示《斗牛图》让学生欣赏这惟妙惟肖的画技,增强对中华绘画文化的了解。

同样出示“掉尾而斗,和尾搐处入两股之间而斗”的不同的画面,让学生鉴赏,比较,归纳,结合平时的观察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课下如有机会要观察牛怎样斗”,或者搜集资料探索牛到底是怎样斗架?

通过这则文言文,孩子们自然明白:说话做事,要细致观察,不能凭空想象,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迷信权威。

最后,让学生讲讲这两则故事,可以进行创造性的讲故事,加入牧童看到这幅画的心理活动、语言、神态和动作。还有杜处士听到牧童的话之后的是怎样哑然失笑?学生们在组织讲故事时,肯定要先思考语言是怎样组织的,尝试运用语言。

如果直接让孩子们讲好这个故事有点难度的话,可以在课堂上等学生读通了课文,理解了课文意思之后,先让孩子们练习角色表演这个片段,小学阶段的孩子还是比较善于表演,喜欢活动。通过他们创造性的表演,把杜处士和牧童的表现生动的呈现出来。

这样不仅扣住了语文要素进行教学,而且对《语文课程课标》内提出的学生语文的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都进行了很好的回应。

改版后语文新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条理比较清晰,目标比较明确,给我们的课堂指明了教学的方向,有标可依,有本可依。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研究课程标准,多研究教材,多反思,让课堂到“厚”起来。

相关文章

  • 《文言文二则》教学反思

    《文言文二则》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2课。本文由《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组成。 在第一课时,学习《伯牙鼓琴》时...

  • 习惯养成慢慢来

    昨天学习了《文言文二则》,昨天下午和今天早上的课前诵读,我让她们背诵《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 课上我抽查背诵...

  • 文言文怎么教?

    六年级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是文言文,有两篇文章组成:《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今天下午我进行了第二篇《书戴嵩...

  • 在思想的密林间穿梭

    改用部编版教材后,我只教过一年六年级,惊讶地在语文书上翻到了小古文,上学期的两则是《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下...

  • 417学生培养|学习习惯篇

    周末布置学生预习第22课两篇小古文《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检查作业非常不理想,在学生的思想认识深处,还认为预...

  • 小学生的文言文怎么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1课《文言文二则》,一篇是《伯牙鼓琴》,一篇是《书戴嵩画牛》。六年级的学生这是第一次在语文书...

  • 从鼓琴到听琴,再到摔琴的语言密码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从鼓琴到听琴,再到摔琴的语言密码 文本解读 《伯牙鼓琴》是选自《吕氏春秋》的一篇小...

  • 我的拿手好戏

    一、1.学习了第七单元,我们认识了几位了不起的艺术大师,他们都有自己擅长的本领,伯牙擅长鼓琴,戴嵩擅长画牛,贝多芬...

  • 《学弈》教学反思

    《学弈》是一篇文言文,这是小学阶段第三次接触文言文,五年级学过《杨氏之子》、六年级上学期学了《伯牙绝弦》《书戴嵩画...

  • 《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

    历时一周,几易其稿。县级集体备课《书戴嵩画牛》终于遗憾交稿。 【课文】 书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127.从《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两则文言文教学,浅谈“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vz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