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出身于县级市的一个干部家庭,他的父亲本是农家子弟,自幼勤奋好学,为人敦厚木纳,WG前的最后一届大学生。母亲是小学教师。1984年,党中央提倡干部知识化、年轻化时,他的父亲当时37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候,做为当时家乡县级市少有的名牌大学毕业生,由国营工厂的一名技术员被突击提拔到了政府机关副科级的领导岗位。在大中城市,副科级算不上什么。可是在一个县城里,科级干部是县城社会中的佼佼者。跨进了这个圈子,就相当于你进入了县城的上层社会,诸多事情办起来都顺风顺水了。
30年多年前,县城的那些精英阶层,多是在邓爷爷提倡干部“四有化”的前提下,提拔起来的知识分子,不善心机权术,却极其注重孩子的教育,在国家还包分配的那个年代,不惜动用自己的一切关系,让孩子毕业时留在了大中城市。
老李本科读的是师范专业,在父亲同学的安排下,进了省城的一所普通初中。继承了父亲的老实木讷,却没有父亲那般的好运气。毕生兢兢业业、教书育人。
今年老李的儿子小李也大学毕业了,学的是和建筑相关的专业,又恰逢房地产不景气。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单位。老李作为这个城市的移民一代,又限于职业和性格的原因,已没有能力像父亲当年给他安排工作一样,给儿子提供任何的职业帮助了。
小李先是应聘了一个金融公司,进去后竟然发现是专业讨债。就是不停的对欠信用卡的客户打电话威胁、谩骂,甚至爆人家通讯录。后来在街道居委会的安排下,去市里接听123345的市政热线,无奈工资太低了,还不够个人的花销。再后来就听说去送外卖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