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爷爷去世前,家里还是很热闹的,两位姑姑和我叔包括堂表兄弟逢年过节都会去爷爷家。我都忘了具体时间段了,应该是刚上大学的那会儿,每次亲戚一起时,我都听不得奶奶说话,她一说话我都会打断、反驳,发出咦哎之声。我依稀记得那种情绪,胸腔里一团气,鼓鼓的,躁动不安。
可能因为我小姑总是说我奶奶,也可能是因为我爷爷也会经常对我奶奶吼,而我奶奶的脾气也异常倔强、固执,八十年代的时候曾经因为跟村干部一丁点的事就跑去北京告状。可能就是这种种原因,高中时我还特别迷恋在灶台前烧锅时奶奶边做饭边给我讲那些死去的人的轶事的场景,突然间,我就受不了她说话了,觉得她说什么都不对。而且,把反驳她当成了一种习惯性的动作。直到有一年寒假,一次家庭聚会,我在习惯性地打断奶奶的说话并进行批判后,我奶奶有点不耐烦地说,哎,娃蛋儿,你咋回事,咋不让我说话嘞?我不记得我奶奶当时的表情,在她应该是很平常的一句话,记忆深处有一刹那大家都沉默了,我抬头看到我小姑和我叔的眼睛,眼神配合表情是尴尬的似笑非笑,那种沉默也好像在说这不过是小孩子的一句话,不要当真了。
但我不是小孩,我已经上了大学,早就成年了。还是被村里人说成是高材生,我知道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了羞耻,我为自己感到羞耻。一个晚辈对一个长辈言语上如此不敬,自己竟然浑然不觉。现在想想,那天其实很平常,不刮风不下雨没有天雷滚滚雨雪霏霏,但之后,我再也没有对我奶奶有过那种语气和表情上面的嫌弃,也很少打断她说话。
我以为我学到了对人的基本尊重。
2
实话说也是的,我保持了很长时间,每次有嫌弃的情绪在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一幕,接着心平气和,笑逐颜开,主动把眼睛眯成一条缝。我几乎以为那种嫌弃的语气嫌弃的眼神被我改掉了,我是那种老牌英国的gentleman,礼仪之邦的汉子,不,君子。虽说自恋到天上飞过的鸟都忍不了要拉一泡屎在我头上,不过我这个懦夫确实比较有礼貌,比较能共情,比较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不过16年来到上海,颠沛流离,一个月出差20天的折腾了一年后,17年在一家公司稳稳地坐班不出差后,遇到一些人后,我开始变得越来越刻薄,越来越不待见人或招人待见,尤其在走得很近的异性关系上,刻薄到可恨。
(好吧,今天没时间了,明天再扯吧,真真假假的,半说故事半自省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6519/ab1f546d7bbe4a85.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