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211079/2f9422541becb398.jpg)
多年没有好好看电视剧了,晋少和糖糖的婚讯传出,想起之前《乱世佳人》他俩的精彩演出,忍不住开始看剧《锦绣未央》。
每天晚上八点到九点,是我和孩子的亲子阅读时间。因为自己的私心想看剧,然后让他自己一个人去看故事书。
偏偏我这个人看剧太入神,带着耳机看剧,剧中人安静,我却一会儿大笑,一会儿落泪。孩子开始好奇,我也傻了,搂着孩子一起:孩子,你看,这个公举太可怜了---
等到屏幕开始香飘飘广告,这才反应过来:我这妈妈怎么当得啊,居然带孩子一起拿手机看电视?这对眼睛多不好啊?居然居然还是看宫廷言情剧?
我疯了吗?赶紧向孩子认错:妈妈刚刚错了,妈妈糊涂了,小朋友不可以看电视,不可以拿手机看电视,不可以看大人看的片子---
然后哄孩子睡觉。想着等孩子睡着,自己再续精彩。
我对电视剧,要不不看,看了就上瘾,巴不得熬通宵。
可是孩子还一直嘀咕着剧情,毫无睡意,我百般劝说无用,关灯半小时,我已差点睡着,再看到他,他依然瞪一双眼睛,想得入迷:那公举冒充别人被发现了会不会被打死?
一人弄了一个香薰护眼罩,终于安睡。
孩子睡后,我辗转反侧,懊恼不已。
家长自己不做好榜样?怎么能教好孩子?
整天和孩子说不能玩手机做事要有原则,结果我自己在孩子面前打脸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3211079/c52491b9febb0e02.jpg)
前些天我问孩子:年底了,储蓄罐里小猪已经快吃饱了,打算怎么安排你的零花钱啊?
孩子马上回答:我要换最大的储蓄罐。
当时我那事感动欣慰,表情应该是相当傲娇。
孩子却跟上一句:我要存很多钱了,去买一个指纹解锁手机。
纳尼?存钱买手机?之前买储蓄罐说的好好的,存了钱买书买书买书,居然说要买手机,还指纹解锁手机?
他继续有板有眼:我要买个手机,弄个微信群。
不看我一脸蒙圈,他继续畅所欲言:我有手机了,什么难题都可以百度了,妈妈基本不需要过问我学习了。等我注册微信,我会加您的,但是我的微信群里都是我的好朋友好兄弟,不会拉您进去。
我发誓,我只有偶尔让他和微信里和亲人视频聊天抢红包,没有其他。
他七岁,上小学二年级。
我弱弱问:我可以看你朋友圈吗?
他思索良久:可以吧,你看到我发了很可怜的动态,就发红包安慰我吧。
我再问:你是计划什么时间可以买手机啊?
等我上大学吧,现在手机太贵了,估计等我上了大学,才凑够钱。
终于踏实点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3211079/c507d5bba0ffaaae.jpg)
看了很多孩子沉迷手机导致近视、弱视、学习下降、性情自私孤僻的新闻,当初不以为然。当自己孩子一天天有了他的思想,忽然觉得,孩子喜好手机确实是一个家庭教育的重点。
给孩子制定的学习时间表,督促执行了吗?
我们有多久没有陪孩子出去亲近大自然了?
我们有多久没有蹲下来,听孩子讲讲他的趣事了?
我们有多久没有闻到书香气了?
不玩手机,我们做到了吗?
反思反省还要找方法。
以身作则。
信息化的时代,让我们家长离开手机是天方夜谭。
我们大人的世界已经离不开手机,放眼还有几个不是手机控?但是可以不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
当我们大人在孩子面前刷微信看电影时,不知不觉中,孩子也会对手机产生兴趣并希望从手机中获得好奇心满足。
大人就是孩子的镜子,他看到什么就会潜移默化学到什么。《锦绣未央》里,工于心计的妈妈教出心计腹黑的长乐,正义坚毅的北凉王族培养了智慧与心胸并存的公主。
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我们家长的一个自我修行。
手机功能原始化。
至少尽量把手机用途原始化,改观孩子对手机的看法:手机不过就是打电话接电话的工具。
孩子之所以沉迷手机,就是手机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有游戏、有动漫、可以买买买可以拍拍拍。当我们大人不强化这些功能,不在孩子面前使用这些功能,慢慢的,也会洗刷孩子的激情欲望。
给孩子潜移默化,玩手机不时尚,手机没什么好玩的 。只有当你发现,原来喜欢的也仅仅如此,关注自然降低。
好奇转移。
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来自他们的童真,他们的好奇心。转移他们的吸引力,让他们爱上其他事物才可以最省心。
就像我们大人治愈失恋,最好最快的办法就是重新开始一段新的恋情。手机如爱不释手的宠物,那么,我们就换一个新宠给他。
比如,绿植。种一颗树,养一盆花。之前淘来几棵蔷薇,买来光秃秃的,貌似路边的枯枝。和孩子一起出去挖土、买营养液,种下后,孩子天天观察。
蔷薇开始吐牙的欣喜,枝叶繁茂后想画下的激动,孩子不止是观察力提高了。在守望蔷薇开花的过程里,孩子一边惊叹植物的奥妙,一边远离了电脑手机。
比如,小动物。有条件的,可以去养狗养猫养鸟,没条件的,至少可以养乌龟、金鱼。同样可以开拓视野,忘记手机。
爱的陪伴。
手机就是孤独,热闹的孤独。
不止大人会寂寞,孩子也会无聊。陪着孩子一起看书也好,爬山也罢,只要我们是用心和孩子交流,孩子就会沉迷我们的爱,听我们的话,爱上我们给予的精神世界。
最好的陪伴就是爱,最好的爱就是陪伴。
让我们和孩子共处的欢声笑语多一些,期待我们某一天可以不再唠叨“不要玩手机,不要玩手机”。
家用魔咒,念给孩子听,也念给自己听。
各位看官,留下您的好建议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