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意境的构成。
意境的构成也就是对反映对象的取舍过程,或补偿过程。用黑格尔的观点是和自然竞争的过程,超越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单纯模仿。凭单纯模仿艺术不能与自然竞争。这样竞争就象小虫爬着追大象。
为了创造好意境,应该通过点化之笔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情和景的关系中,写出情中景。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一去。(主人公的怨恨之情,苍凉心与飞去的花,)
这种意境的构成全在于缘情造景。从美学上说,就是移情说。给读者一种心神具化的感觉,情绪的共鸣。有人叫做情绪涂染。给读者审美欢情,就是感情共呜。在散文中很多,朱自清《匆匆》根据自己的感情写景。
二,在显与隐的关系中,注意写出显中的隐。粉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显可见。构出很多想象,无限境界。点化之笔,点显出隐。用实在的形象构出虚构的形象。同时用虚的形象表现实在的东西。通过想象扩大画面。有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通过具象唤起人的想象,使人显中看隐。从有限中看出无限。美学依据是想象。通过联想让人认识潜藏在形象后面的内容,更深的涵义。它给我们的审美欢悦不在于审美表现上。不仅仅直接表现上,而在人的反应过程中。美的再创造想象。这种想象往往给人一种空中之音,水中之月。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我们要善于选取富有启示的形象,表达最大的内容。
三,在形与神的关系中,写出形中神。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意尽全出。)为了取得形中神,就得准确地选出动词。
形与神的关系,意境的构成,通过神似表现出来的形象的超群的风采,给人的审美欢悦不是再创造想象,而是读者从普通的形象中,发现意想不到的美后,惊叹之余的呤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家必须炼字。散文中也是一样,须准确描绘。(朱自清《绿》)
四,在浅与深的关系中,写出浅中深来。乌纱白帽严是官,不到原来是半闭。将尔突然来打破,通身那处有心肝。(不倒翁。)
浅中深与显中隐关系不一样,显中隐实际是一种象征,它引出的是一种比喻的形象。而浅中深是开掘,它引出的是精锐的道理,给人的审美欢悦是从普通的形象中领会到超乎寻常的悟性。
五,大与小,快和慢,浓于淡,动和静,写出其中关系。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大中小)孤帆远影碧空尽,维见长江独际流。(小中大)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动和静)两崖猿声啼不住,轻舟飞过万重山。 (快和慢)湖上春来是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浓和淡)
通过上面介绍我们认识了意境实际上是典型化的提炼。不仅仅是对典型形象的提炼,而更重要的是作家对典型感受的提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