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名称:《马丁·伊登》
作者:杰克·伦敦
译者: 殷惟本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类别:文学艺术
豆瓣评分:8.9(161人评价)
在人生开始的时候,他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没钱没地位,过惯了自由散漫的水手生活,有着不受羁绊的天性,和焦躁不安的创造精神,作为一个出色的水手,这样的性格,这样的日子,也可以容光焕发,志得意满。
可惜,他偏偏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上流社会的小姐露丝。露丝是个文学士,聊起诗、文学与音乐,头头是道。他开始对这个小姐心醉神迷,那是他生命中第一次接触到如此丰富的“精神生活”,领略到“美”的具象存在。他突然迷失了,觉得过往的人生糟糕得一塌糊涂。在露丝的身上,散发着无边无际的知识芬芳,智慧的朦胧幻影开始折磨这个年轻的水手,于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底层青年,为了赢得上层社会女子的爱情故事,在他,这个叫马丁·伊登的身上上演了。
一个刹那间的回眸,就是一段魂牵梦萦的念想,露丝,也许很普通,然而,在马丁眼里,她就是纯洁,是洁净的极致,是永恒的生命属性,是他此生想要追求到的美的神性。因为露丝,他厌恶过去那个不光彩的自己,他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他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彻头彻尾的改造自己,从自己的阶级泥淖中爬出来,脱胎换骨,成为一个真正的眼神里有灵魂的人。
他开始疯狂的读书,为了弥补由于年少贫穷而没有机会进入正常教育系统读书的缺憾,他不舍昼夜地补习预备性知识,公共图书馆成了他的大学课堂,这一切都只是为了清洗掉自己身上污秽不堪的贱民气息。
他被坐立不安地爱情情绪折磨着,每一次见露丝,每一次都是新的激励,他开始写稿,开始投稿。然而,他的雄心壮志总是遭遇现实无情的打压,地板角落里的稿件堆积越来越高,更多的稿件被退回,但他咬着牙坚持着。
“有点儿歇斯底里,有点儿像演戏,是不是?”他问道。“行,没关系。你打垮了奶酪脸,你也会打垮那些编辑老爷的,即使得花上两个十一年。你不能就此停步。你必须前进。你知道,这是向终点冲刺” ——《马丁·伊登》书摘
虽然他对自己很有信心,但现实生活还是毫不留情地压榨着他的精力,由于写作,也由于屡试不中,他没有生活收入,他欠了太多的租金而又没有钱买邮票寄稿件,生活迫使他选择成为一名旅馆的洗衣工。枯燥、愚蠢而又劳累的机械化的重复工作,逐渐磨灭他的凌云壮志,他感受不到志向的激励,他开始讨厌自己,讨厌生活,失败感一度压得他喘不过气。可是,他不想再回到过去,他终于放弃了洗衣工的生活,重新回到家乡,写作欲再一次在他的心中萌发。
他对于露丝也是采取等待的策略,他不敢轻易吐露自己的爱情,他一度认为自己配不上露丝,虽然露丝只是希望用庸人的思维按照她自己的模式改造桀骜不驯的马丁。她教马丁学英语,学算术,学习鉴赏诗歌,这一切,不是爱情,只是一种上流社会的控制欲。然而,时间总是可以推动事情的发展。
在一个美丽的秋日,马丁和露丝在海边接吻,靠着一股本能的冲动劲,让两人都彼此坚信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爱情,而不是单纯的友情。当激情过后,两人却不得不考虑现实的阻力,露丝的父母无法接受马丁的身份和过去的他那些冷酷无情的人生经历。露丝极力劝解马丁向她心目中的偶像学习而不是一味追求在她看来马丁完全不能成功的写作领域。
只是,马丁发现自己是那么狂热地爱着美,胜过追求社会地位和名声,当然,他也想成名,这主要是为了露丝的缘故。总之,他把所有的人生革命,把所有的美学载体,把他一年左右的自学和智识提高全部寄托在爱情上,尽管露丝本人并不支持他搞文学创作,但他从来没有贬低露丝在自己心目中的神圣而高贵的形象。
他更加努力学习,阅读和写作,可是,出版商的支票还和过去的那样遥遥无期,直到最后,食品店的老板也不再给他赊账,他一天一天的写,邮递员把退稿一篇又一篇的打过来,他没钱买邮票,他甚至连续四十个小时没吃上一点东西,人生窘迫至此,却还有更心酸的难堪在等待着马丁,那就是他的爱情给他的当头棒喝,露丝过往的简单人生,没办法体会马丁的伟大坚强和锲而不舍的坚持,她只要他做个正派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人,而不是言语莽撞,激进,充满着不切实际的空想和诗意。与此同时,马丁的家人也看不惯他的游手好闲,甚至他的妹夫公然与他断绝亲戚关系。
爱情,让身处其中的人昏了头,马丁赋予太多露丝的头脑无法承载的美学思想和人生理念。他把所有关于美的幻想和对美的实现全都放在了露丝身上,一旦他发觉原来露丝和世间里的其他人一样庸俗而狭隘的时候,他才感到了切实的失落和对未来的不安。
“没错,怯生生的,把别人的唠唠叨叨灌输给她们的那套渺小的道德观念又唠唠叨叨地搬出来,又没有勇气过真正的生活。她们会爱上你的,马丁,但她们更爱的是她们那套渺小的道德观念。” ——《马丁·伊登》书摘
他在现实中找不到文学的知己,直到遇见了勃力森登,他结识了更多社会上有新鲜思想的青年,他渐渐地看清露丝以及露丝的父母那一个圈子里的——上流阶级的愚昧,思想的狭隘和唯利益至上的资产阶级本质。在被一个小报记者恶意诽谤和中伤之后,露丝终于不堪忍受马丁的“吊儿郎当”和“胸无大志”,还有他的“反社会”倾向,和他分手,而勃力森登随后也因为长期疾病而死亡。伴随着他爱情和友情的挫折,他的事业却迎来了转机,他的作品竟然赢得了编辑们的青睐,他的书也得到了出版,他的文学才华得到了承认,他终于打了个翻身仗。
随着名誉的纷至沓来,曾经的那些排挤,轻视,嘲弄他理想的人,包括他的家人,露丝,露丝的父母,还有许许多多和过去的他相关的人,都开始竭尽全力巴结他,讨好他,甚至露丝还渴求解除分手,重新复合,那个曾经被他们百般凌辱的落魄的马丁不见了,现在风华正茂的马丁才是人人所喜爱的。只是,看透了这些人物的嘴脸,他对露丝身上那种神圣美的光环终于失望了。
他萌生了寂寞之感。
原来,成功之后,也不过如此。人们爱马丁,哦,不,是功成名就之后的那个马丁!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哪里存在真?还有什么是真?所有的眼睛都蒙上不真实的幻象,唯有货真价实的地位和金钱才是衡量社会存在的标准,这个赤裸裸的真相刺痛了马丁,前女友露丝在马丁功成名就之后提出再次复合,马丁拒绝了她,他是这样回答的:
“太迟了,”他说。他想起了莉齐的话。“我有病——唉,不是我的身体有病,而是我的灵魂,我的脑子。我似乎已经丧失了一切价值观念。我什么都不关心了。如果你在几个月以前就这样,那就不同了。如今可太晚啦。” ——《马丁·伊登》书摘
成名后的马丁陷入对生活的腻烦漩涡里,他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竟然对任何东西都毫无兴趣,包括眼前那个曾给予他人生无限动力的露丝,在她火辣辣的重头再来的期盼中,他的心里竟然毫无波澜。当人生只能带来痛苦和疲惫,死亡就做好准备以便能在长眠中得到安慰。于是,主人公坚定地选择了死亡。
小说的最后是这样说的:
这痛苦还不是死啊,这想法在他那天旋地转般的意识里摇摇摆摆地出现。死是不痛苦的。是生,这种可怕的、使人窒息的感觉是生的剧痛;是生给予他的最后一击。 ——《马丁·伊登》书摘
成功了,然后呢?
这是个无解的答案,因为很多人还没有走到“成功”这一步,所以,先努力实现吧,之后,再说之后吧,幻灭也好,再一次选择走向人生的高峰也罢,总之,总有一条路可以走下去,只要我们还在这片土地上生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