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剑如歌,挥不尽的英雄义气
白衣飘飘,斩不断的情深意长
阅遍桑田,放马东篱
少年情愫,人曰沈公子
他的花名源于苍月的武侠小说《剑歌》中的主人公,他是阿里巴巴最年轻的P9之一,他的经历正是阿里巴巴从商业公司向科技公司转型的生动注脚。
沈询其人
阿里巴巴中间件资深专家沈询(花名)现在回头看,当年自己是稀里糊涂选对了公司。读大学时,他对电商在中国的前景充满疑惑。每当他想到“楼下就是家乐福我为什么要到网上买”的时候,心里就凉了一截。
沈询出生于1986年,北京人。2008年,从北京工商大学毕业后,他偶然间在一个技术社区看到了淘宝的招聘,抱着“来电子商务感受一下,学习学习”的心态投了简历。经过七轮面试,沈询进了当时只有七个人的淘宝技术架构组。
回忆起刚进淘宝那几年的感受,沈询用的词是“非常非常爽”。
有一个让他至今印象深刻的细节。刚入职不久赶上“武林大会”,听马云在台上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超过了eBay,我们不用再去考虑竞争的问题了,我们要去考虑怎么为社会、为中小卖家创造更大价值。沈询听得很兴奋:“这太厉害了啊,见过很多公司都只考虑如何击败对手,这公司却在考虑如何创造价值。”
沈询赶上了好时候。当时淘宝正处于业务高速增长期。2006年,淘宝在与美国电商巨头eBay的“战争”中大获全胜,eBay彻底退出中国市场。高速增长的业务对程序员来说意味着在其他公司难得一遇的场景,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些场景直接决定了一个程序员、一家公司的技术实力。
当年招人,只要和候选人说一句话,对方就会心动了。这句话就是:只有几万分之一、几亿分之一概率的故障,你在阿里都能碰上。或者换句话说,这些场景是你在其他公司可能永远无法接触的。“我们管它叫million dollars的bug,这种bug太多太多了。”沈询说,“这个对我们技术人很有诱惑力。”
这样的例子沈询信手拈来。
比如做数据迁移。沈询毕业前实习的那家公司,顶多也就几千条数据,把数据从一个库迁移到另一个库是很简单的事情。但到了淘宝,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有一次沈询和他的同事做数据迁移,数据是淘宝的15亿件商品,他们原打算用晚上十二点到第二天上午八点这八个小时停机来做。到了第二天早上,他们眼看着八个小时根本不够用,不得不把正在迁移中的数据再“回滚”到原先的库里。
“看来需要一些不一样的玩法才行。”有了这次教训,沈询和他的同事们开发了一套工具,保证数据在迁移的过程中不用停机——也就是原先的业务可以照常进行。“大家看起来可能只是升了一个系统,数据库换了一下,但是最难的问题不在这儿,而是如何在不影响业务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就把这事儿弄完了。”
成为管理者,程序员的优势变成最大的挑战
刚进淘宝的时候,面对Facebook、Google这些巨头同行,沈询和同事们都是抱着仰视的心态。工作几年之后,他慢慢地“感受就不一样了”。他和同事们也可以被别人仰视了。“我可以分享一下我们的经验,别人会来听,这个时候会觉得,啊,原来我们的业务确实是走在前列的,我们的技术也确实是走在前列的。”
沈询成长很快,头几年每年升一级。2010年,他就开始带团队了。带团队之后,他立刻感受到了比原来更大的压力。“你的每个选择都会影响到更多人,”沈询说,“你所被赋予的责任会让你觉得寝食难安。”
沈询从小在工程师父亲的“十万个为什么”教育下长大,对“所有的东西”都感兴趣。在真正做管理之前,他已经看了很多管理学方面的书。刚当上管理层,他心想,自己肯定没问题。但很快地,他发现他想简单了。
2014年,他遇上了“低谷”。当时带领的团队“散了一半”,因为压力太大,还患上了肺炎。后来他反思“失败”的原因,发现了自己的短板。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太逻辑化了”。“逻辑化”对程序员来说是重要的优势,但对带团队来说就未必了。“自己做容易成功,管理反而容易出现大问题。”
但现在再回过头看,沈询觉得这次“失败”远谈不上“最大的低谷”。很多挫折和挑战事后看起来“都不是事儿”。对他来说,在阿里的职业生涯清晰地分为两个阶段:2012年之前的easy模式和2012年之后的hard模式。最近几年,他最深的感受就是不断地打碎自己、重建自己,打碎自己、重建自己。
“失败意味着你自己有一个内观的机会。”沈询现在对“失败”和挑战有了新的理解:每一个挑战、每一次失败都是在通往目标的路上“必须要有的历练”。以前他不爱读传记,现在他发现读传记有一个好处,可以向传记中的人物“见贤思齐”。
“我碰到困难时就发现,当年某某某碰到的那个困难比我还大,他怎么就能过去呢?”他看了毛泽东的、乔布斯的、松下幸之助的、邓小平的、稻盛和夫的,最后体会到一点:“到最后其实都是修心。”
从淘宝的工程师到社会的工程师
在阿里的10年,沈询所在的团队从淘宝的技术架构组演变成了今天的阿里巴巴中间件事业部,并开始“中台”的技术研发。
2015年,阿里巴巴开启了企业架构调整——在"中台"模式下,前端业务部门可以像搭积木一样调用平台上的产品技术模块,从而快速搭建新业务场景。
这个理念诞生后,就在阿里内部刮起了一阵风,聚划算、盒马鲜生、钉钉、飞猪这些创新业务就是应用技术模块快速搭建起来的。
沈询很早就开始关注,这些技术能否为更多的企业所用,这时的他已经是阿里巴巴最年轻的P9之一了。
为什么关注?因为互联网公司是第一波遇到互联网浪潮的组织,自然而然产生了与之匹配的技术与产品。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正在经历他们之前所经历的难题——全社会的互联网化下的技术应对,中台显然是一个被验证过行之有效的答案。
之后,沈询和他的团队就开始参与研发的数据中台+业务中台的“双中台”解决方案,并由阿里云对外提供服务。
这群阿里工程师的角色正在转变为整个社会的工程师,通过云计算,他们研发的中台架构被应用到各种领域不同规模的企业中。
工程师们都希望自己研发的技术被最大可能地广泛运用,云计算正是“普惠技术”的最好载体。“这几年我们也是在慢慢地(经历)从一个技术人到一个技术经理的转变。”从2017年开始,沈询开始从技术管理转向售前服务,直接到一线服务客户。
挑战大了,“失败”的次数多了,但也“更知道了如何才能更好地在这个世界中存在”。“今年胖了很多,因为在外面压力也很大,哈哈。”沈询性格爽朗,说着说着会不时地哈哈一笑。
曾经有一个项目,他带着四十人的团队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与同行进行了三次PK,每次都要花上半个月的时间,但最终还是“铩羽而归”。
“当你真正被客户拒绝过,在竞争中输了的时候,就会真正理解这句话。”沈询感慨。
沈询说,在阿里待得越久,他就越理解阿里的价值观。比如,什么叫客户第一?“不是客户有诉求,你怎么满足,而是客户连想都不想用你的时候,你怎么办?客户对你没有诉求,怎么让他产生诉求?”
“双中台”就是这样打磨出来的产品,并且一跃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我们希望给到前线足够多的炮火,让他们以足够高的效率和速度来完成创新。”沈询相信,“双中台”也将成为未来企业的主流形态。
他接触的客户各种各样,有政府机构、大型央企,也有做鞋的、生产电视的,做零售的……和外面的客户接触,让他更加看好阿里的未来。他很有感触——出去转了一圈,“才明白马老师在说什么,为什么当年要做阿里云。”
经常有人问沈询在阿里“为什么成长这么快”,他自己分析其中的原因。个人的原因是他善于思考,“对局势的判断非常清晰”,因而往往可以事半功倍。但他更多地将原因归于平台。是阿里巴巴造就了他,“在那个阶段才会产生(我)这样的人。”
技术大者,为国为民。沈询希望再用五年的时间,和同事们一起把中台做大、做强。
本文作者:中间件小哥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