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下班回来好无聊,像孙悟空附体,坐立不安,东摸西看。是看视频?还是刷会微信?。。。。但是都看得太勤,没有新东西了,真的不知道该干点什么。就在烦恼的一瞬间,我好想找到了灵感,Just do it!
我立即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走进书房,拿出了一本买了很久的书看起来。看着看着,就真的投入进去了。要看这边书其实计划了很久,但是一直都在说等会再看,结果从未翻开过。是没有时间吗?肯定不是。看,回来后,闲的发慌,就想用娱乐、消遣的东西来打发自己。回想自己年初的计划、平时的打算,有那么多的事情在等待自己去开始,却一直拖延。也在用没有时间的借口来搪塞自己,这下全被自己揭穿了。
试着,我看是问了自己几个问题。
为什么会闲的发慌?因为找不到有乐趣的事情了。
为什么要找有乐趣的事情?因为我在潜意识的逃避思考,选择即时满足的快乐。
为什么会逃避思考?因为我把计划要做的事情看的太难,太郑重。
为什么会把计划的事情看的太难?因为启动的那一瞬间,给了我很大的阻力。
完成计划的阻力来自于哪?没有对事情进行分解。我们的脑子一直在计较得失,不期望结果的事情,我们都乐于去做,就如同看电视剧、电影等。只要我们脑子对做事一旦产生结果期望,我们在事前就做潜意识的评估,付出与回报是否成正比,是否能得到想要的结果。未来永远是未知的,即使下一秒。做事情的阻力,其实就是来自于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拖延,就是我们不愿面对这种不确定性。是的,我太贪心了,斤斤计较于未知的结果,却放弃了无限的可能。
肿么破?从方法上来说,就是对计划的事情完全具体化,分解成一件件可行的小事,这样就降低了系统的不确定性。从一件小事开始做起,想要一个月看一本书,从每天读一个小故事开始;想要锻炼身体,从晚上10分钟拉伸开始。小事,其实不小。
从认识上来说,不再奢求每一件事情的结果。开始抱着一种好奇的态度,尝试着做每一件事,就像看一部电影、听一首歌。看书,不是为了学到多少东西,运动,不再是减掉多少肥肉,帮助,不再是获得别人多少感激。当我们不再用贪求结果的心态做事的时候,一切就自然而然的开始了。如此轻松,如此投入。
菩提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