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法
浅谈:楷书中的变化

浅谈:楷书中的变化

作者: 我有上将邢道荣 | 来源:发表于2020-04-28 11:39 被阅读0次

自古以来,追求“变化”便是书家们书法创作所信奉的准则。行书、草书自不必说,龙飞凤舞、形态万千,引人入胜。书圣王羲之所书《兰亭集序》中二十一个迥异的“之”字千百年来更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可是近几年,一种手书印刷体字却越来越多的进入到人们中的视线中来。

田英章先生在点评《兰亭集序》中的“之”字时曾表示:“把一个字写出不同的姿态是很容易的,写成一模一样的才难。”

田英章“之”字

乍一看这两句话觉得似乎有些道理,实则却犯了书法之大忌。我们给书法下的定义是一种展现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就是说书法其实是一种艺术,而艺术又怎能去机械的表达呢?千篇一律的东西又怎能被称之为艺术?

王羲之“之”字

诚然,楷书较其他书体来说,字型端正,法度森严,给人一种中规中矩的感觉,尤其是如今硬笔成为人们惯用的书写工具,印刷技术突飞猛进,给人造成一种“楷书就应该怎样怎样去写”的印象。硬笔更加注重实用,在笔法上并没有很多讲究,只要简单的学习一下楷书的间架结构,就可以写的很好,其艺术表现力与毛笔字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用硬笔去学习一下印刷体楷书也无可厚非。可是毛笔字则不然,古时就有“笔软则奇怪生焉”之说。前边说到了楷书有其一套结体规律,符合此种规律会更加容易写出符合大众审美的字,但这仅仅是表象,是“末”,在基本符合结体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于汉字的理解,在造型、笔法以及“势”上加以改动,此时的书法便上升为一种可以表情达意的艺术,这是“本”。舍本而求末,岂不糊涂?

颜真卿“之”字 华世奎“之”字

把字写得一模一样其实并不难,早在中国出现印刷术之时便能够实现;楷书中的变化也属实不易,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对某一书体的深入理解以及一定的艺术创造力,写出来的东西也只能是不伦不类。

相关文章

  • 浅谈:楷书中的变化

    自古以来,追求“变化”便是书家们书法创作所信奉的准则。行书、草书自不必说,龙飞凤舞、形态万千,引人入胜。书圣王羲之...

  • 浅谈《针灸心法浅谈》

    《针灸心法浅谈》名曰浅谈,实则不然,反而道理颇深。 书中所叙述的内容都是针灸真正精髓层面的知识。而我以浅谈为题,则...

  • 浅谈变化

    或许可以这样说,人是各种规则交织而成的整体,是自成系统的。无论是深层次,不被我们察觉的,还是非常明显,甚至...

  • 浅谈简书中的“自律”🗣

    简书是个让我又爱又恨的地方,这里优秀的人很多,有恒心有毅力,每天分享着自己的自律的生活,分享自己的成就。 但是...

  • 简书中收益变化!

    今天是2023年1月20日,我的总资产比昨天有些许的变化,简书钻:“475.162”!以下图标! 你的用心深耕在哪...

  • 浅谈书中之美

    美的知识太多,也太过深奥,著名学者朱光潜便著作了一本专门关于美的书籍,当然,我这样的凡夫俗子似乎理解不了,可是...

  • 浅谈精神的变化

    前两天翻看尼采的书,看到《查拉图斯特拉》中精神的三种变化,不禁感慨,这一路个人的意识是怎样从“我应该”,到...

  • 浅谈变化的原因

    高中的我是一个一小时内都写不出800字作文的考生,甚至在半小时都没动过一个字,只能听着椅子发出的摇晃声,当然其中可...

  • 开卷有益

    浅谈读书,感慨良多!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此,当你捧着一本喜欢的读本,你会...

  • 以颜楷笔意抄诗三首

    颜楷显著的起伏变化,使人书写起来总有鲜明的节奏感,很是爽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楷书中的变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kv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