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如何让看过的书成为我们搭建知识的桥梁

如何让看过的书成为我们搭建知识的桥梁

作者: 梁楽然 | 来源:发表于2017-10-16 19:15 被阅读37次
《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

作者:【美】马歇尔·卢森堡Marshall B.Rosenberg

译者:阮胤华

出版:华夏出版社/2009-1

马歇尔·卢森堡(1934-2005),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他有着50多年的实践经验,不仅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消除分歧和争议,实现高效沟通,还帮助解决了许多世界范围内的争端和冲突。

著有许多关于非暴力沟通的书,其中2003年出版的《非暴力沟通》至今畅销不衰,该书中文版已入选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

01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最高形式的智慧。

《非暴力沟通》讲的是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四项基本原则,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1观察: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

2感受: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3需要: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

4请求:清楚的请求而非命令

有一则新加坡的公益广告,以此来告诉我们语言暴力的恐怖,有些人永远意识不到自己语言自己的冷漠,以及有意无意的冷暴力,有多么的伤人。

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人用“说话直,没有心机”来为自己的暴力语言寻找合理的借口,殊不那些所谓的说话直,没有心机的语言其实就像嘴里吐出的拳头,将人打的遍体鳞伤,让其内心充满恐惧,而内心这种伤更多的时候无法根治。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02

在《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一书里,讲述信息的种类分为三种,记述信息,评价信息,规范信息。

其中记述信息:描述事物的情况和现象本身。

评价信息:表现情况或现象的好坏。

规范信息:用来表示情况或显现“应有的状态。

沟通中的观察其实就是用记述信息来表达传达,当我们描述我们所看、所想、所回忆用的语言是属于信息中的记述信息。

举个例子:1、我看见一辆卡车开过去了。

2、我听见她说我她很胖该减肥了。

表达感受的语言用的是评价信息,比如

1、小红穿了一件红色的裙子,非常适合她的肤色,很漂亮。 

2、我起晚了,今天一定要迟到了。

在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时候则用的是规范信息。

1这里禁止吸烟,请你不要抽烟了。

2你这么说我很紧张, 我需要尊重。

03

罗马皇帝奥勒留讲过一句名言他说: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他们关于事物的意见困扰。

于是这个说法启发了了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他被称为认知行为疗法的创始人之一。他受到此启发,提出ABC情感模型。

A事实:我们经历的事情

B观点:我们对这事件的理解

C情绪: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产生的情绪。

很多人认为,影响我们情绪的是事实,然并不是,ABC情感模型告诉我们能够影响我们情绪的是因事实而产生的观点。

一件事情的发生不同人有同的看法,有句话说1000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很多人吐槽,看过的书过两天就忘记了,而且各个学科跟各个学科之间好像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事实并非如此:任何一个学科都相通的,我们只有在看到他们内在联系的时候才能真正搭建起来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框架,搭建知识框架的过程就像修建罗马大道,过程极其艰苦,一旦修筑成功便能经久耐用,收益千秋万代。

愿你学习半生,归来依旧年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让看过的书成为我们搭建知识的桥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ll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