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小时,我想写写时间。
这一周,看完了邢子凯的《超级父母时间管理术》。
当妈妈后,感觉自己的时间渐渐被偷走了。每天的自己都处在忙碌之中,而一天忙下来,也没有什么事情,让我在回过头来看的时候,觉得是有所成就的。
我的时间去哪儿了呢?我今天是来找时间的。
决定做全职妈妈
2017年10月份,我顶着种种压力,决定辞职做一名全职妈妈,回家照顾孩子。
2017年4月份,在芃仔即将两岁的时候,由于工作忙,我同意将芃仔送回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了一个月。从老家回来后,以前每天都会找我吃母乳的芃仔,竟然像完全不认识妈妈了一样,晚上不让我哄睡,白天不跟我玩。此后的五六个月,他对我都秉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也正赶上他叛逆的两岁时期,脾气暴躁,谁的话也不听。
我感到深深的自责。后悔当初把他送回老家。
所以,当去年十月份,芃奶再次提出,要带孩子回老家的时候,我果断辞职,不能再跟孩子分开。
到现在,我依然觉得这一年里经历的种种,是这一生中再也不会有的。孩子在慢慢长大,就像龙应台的《目送》中描述的一样,他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像这样一个小宝宝依偎在我们的怀里,能陪他玩耍、陪他读书、陪他睡觉的日子,终将是一去不复返的。
但是,回过头来看这一年。孩子成长了,我却倒退了。感觉自己跟社会越来越脱节了。看着朋友圈,在元旦来临的这几日,所有人都在晒这一年,不是买了房,就是换了车。钱包鼓了,日子过得更上了一个水准了,而我呢……
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按照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这四个维度去评判,这一年我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所以在时间的流逝中,自己变得越来越迷茫。
好好陪伴孩子,这确实是一件重要的事,但并不是紧急的事。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要高质量陪伴孩子。而我为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做了很多件不重要不紧急的事。
这一年,几乎每一天,我都是在做饭、做家务、陪孩子玩耍、做游戏,读绘本和哄睡中度过。
我现在最需要的是列一个清单:Not to do list,选择不做什么事。
1、洗碗/打扫厨房
2、扫地拖地
3、洗衣服
4、陪孩子读绘本
5、陪孩子玩游戏
6、做饭
7、学习英语
8、陪孩子睡觉
9、读书
10、写作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24小时。时间走完了,就没了,可钱没了,还可以再挣。所以省时间比省钱更重要。对于列表2,可以买一个扫地机器人,能花钱解决的事情,就不要让时间在这里浪费。对于列表1、3、6,可以让家人参与进来,没有必要每天都把这些猴子背在自己身上。列表4、5,对于3岁的孩子,其实也不需要家长全天候去陪伴,他们有自己独立玩耍的时间。试着将这个时间逐渐拉长。如果陪伴,就高质量全身心地进行,切实让孩子享受到这份亲子时光。并且也要试着给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孩子需要有自己的时间,妈妈也需要有自己的时间。列表8,可以培养孩子自己睡觉的习惯。逐渐积累出“断娃”时间。
首先要爱自己
在妈妈群里闲聊,有人问,当初生孩子的时候,你们都在想什么。有人说,一直在想一定不要生女儿,不想让她将来和我一样,受生产的痛。而我想的是,我不知道怎么去教育一个孩子,他就是一张白纸,需要我帮助他去涂涂画画,真的担心自己教得不好。
所以自从有了孩子,我尽我所能地想做一个好妈妈。我坚持给孩子母乳23个月。三年来,不断地去学习各种育儿知识,买了很多育儿书,育儿教具。关于孩子的坐立、爬行、吃饭、情绪等等问题,都愿意亲力亲为去干预,去引导。甚至于后来果断辞职,将自己全部的三分之二时间都拿来陪伴他。
但我真的忽略了一件事——爱自己。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是亲爱的自己。只有爱自己,才能更爱孩子。爱自己,就需要给自己更多的时间,而不是把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孩子;爱自己,就需要把目光聚焦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时刻盯着孩子。每一位妈妈,首先是她自己,其次,才是一个妈妈。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在亲子关系理论中,把好妈妈定义为刚刚好的妈妈,不油不腻,既不会完全忽略孩子,也不会对自己进行道德挞伐,全心投入,又可以全身而退;不是苛求自己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得体,而是在孩子不需要自己的那一刻,按捺住心理补偿的需求,意味深长地拍拍他的肩说:“走吧”。
每一位妈妈,都不要去苛责自己,不要试图当一个全能型的妈妈。妈妈们需要练就的是一种从容。在孩子依偎时,不慌不忙,不焦不虑;在孩子独立时,不拦不阻,不索不求。
妈妈需要有专属的“断娃”时间,人需要独处,就像人需要食物一样。
让孩子做自己
如果一个妈妈把她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孩子,那孩子的时间跑哪里去了?
孩子的时间可能是被妈妈偷走了。不信来看看。
清早,一束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小床,一个小宝宝刚刚睡醒,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安静地看着一束一束的光。他可能不知道这叫什么,他可能不知道这里从哪里来的,他可能也不知道这些光会不会一直在这里。他还来不及去想完这些,就被妈妈的一句“hello”打乱了思绪。他的时间被妈妈招呼走了。
一个两岁的孩子,想拿烤红薯。他还不善言语,一边哼哼唧唧,一边指指画画,终于让妈妈明白了自己的意图。妈妈猜出了他更想自己剥皮,但是因为怕脏,就帮宝贝剥了皮。宝贝却“哇”地一声哭,他本想自己去剥皮的,妈妈夺走了他的探索时间。
在我看来,不管是刚出生的孩子,还是已经上幼儿园的孩子,他确实有需要父母的时候,但,他确实也有需要独处的时候。
妈妈们要善于找到孩子的“独处”时间,退出来,变成自己的“断娃”时间。让孩子自己安静地发呆,让孩子自己去体会感觉,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世界。允许孩子不熟练的穿鞋穿衣服,允许孩子歪歪扭扭地写写画画,不要催促,不急于传教。让孩子做自己。
还包括,让孩子学会一点家务,做好自己,也要学着帮助家人减轻负担。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鲁克森说,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力所能力的事情。
要试着把猴子还给孩子。把猴子还给孩子不是要做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而是从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小事入手。
让孩子做自己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让孩子参与与他相关的大多数事情的执行和决策。比如:小来1岁半开始扔尿不湿到垃圾桶。
第二步,如果孩子暂时做不到,请至少让孩子参与其中一个环节的执行或决策。比如,小来1岁自己提尿不湿。
第三步,如何孩子暂时做不到,让孩子至少参与完成最后一个步骤。比如,小来脱尿不湿时,允许他用手抠开尿不湿的粘扣,穿鞋的时候,请他粘上最后一个鞋扣。
有一种奢侈品,叫爸爸
去游乐场扫视一周,陪着宝宝玩耍的大部分是妈妈们;去游泳馆扫视一周,看到边上站着的大部分还是妈妈们;妈妈群里抱怨的,更多的是爸爸对孩子的缺席。爸爸们,都去哪儿了?
看到这本书中的一句话,我深有感触。
我发现,对于一个女人,最有杀伤力的男性魅力,居然是爸爸带孩子的美。
记得芃仔刚会走路的时候,我和芃爸因为琐事在电话里吵了架。气鼓鼓的我一个人站在阳台上等着他回家,准备好好理论一番。一进门,就听到芃爸轻声细语地跟芃仔对话,芃爸一只手拖抱着芃仔屁股,一只手护着他后背,一边换鞋,一边微笑地看着芃仔,他们说完后,一起笑了。芃爸看向我的时候,我已经从阳台上慢慢地走向了他们,嘴角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竟悄悄挂起了微笑。
有一个奶爸,对妈妈来说,绝对是很治愈的一件事。对孩子来说,如果缺少了爸爸的童年,是再也追不回来的。
德国哲学家弗洛姆认为:父亲虽不能代表自然界,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学技术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阅历和冒险的世界。
邢子凯说,“在我的眼中,男人最伟岸的时刻,就是作为一个父亲,放下所有忙的借口,愿意为孩子停下来展露哪怕一秒的柔情”。
所以,在育儿的路上,如果爸爸不小心走得太快了或者太慢了,作为妈妈,就拉他一把,提醒他一下,步伐要一致。
鼓励爸爸育儿的四个妙招:
1、 忍住嘴巴
一堆唠叨会抹杀一个男人所有美好的意愿。
2、装病偷懒
如果妈妈一直是铁人的形象,爸爸怎么能找到带孩子的成就感呢?
3、示弱崇拜
一个男人需要一个女人的崇拜,哪怕在育儿这件琐事上。
4、降低标准
家里又不是要通过IOS认证,没做好的小事不需要上纲上线到“不是一个好爸爸”的道德评判上。
家庭时间管理的24个锦囊妙计
最后,附上《超级父母管理术》中的时间管理法。
1、番茄工作法——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要张弛有度
2、先吃掉最丑的那只青蛙——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先吃掉它
3、找到你的黄金时间——用黄金时间做最重要的事
4、瑞士奶酪法——利用好碎片时间
5、先照顾自己这块大石头——最重要的人是亲爱的自己
6、别让猴子跳回背上——时间管理不是做更多的事,而是做更少的事
7、背包法则——用场景分类写待办清单,让生活更高效
8、2分钟原则——行动力的第一步,只有2分钟
9、断舍离——脱离杂乱LOW,关注当下需要什么
10、每天迭代一个新的版本——小步前进,每天迭代,不怕慢,就怕站。
11、蚂蚁吃大象——分解任务,变成一个个2分钟的小行动
12、特别时光:和自己来场约会——人生不能只围着孩子转
13、日常管理表:约定与爱人的特别时光——爱是动词,也需要惯例
14、三八原则——休闲娱乐时间,将决定自己下一阶段生活的样子
15、先心情,后事情——先梳理心情,才能解决事情
16、家务合理授权——让孩子和爱人都参与家务
17、早上起床不打仗——功夫在前一天晚上,准备好第二天早上的事
18、布置孩子的专属地盘——地方不大,不放贵重危险物品,能省去每天一万遍的不可以
19、让孩子成为自己——让孩子参与到与他相关的大多数事情
20、鼓励爸爸育儿——忍住嘴巴、装病偷懒、示弱崇拜、降低标准
21、解决隔代养育分歧——多感谢少批评,多分工少合作
22、新手父母最容易学习的三个“苏格拉底式提问”——你的感受是什么?发生了什么?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23、为孩子制定日常管理表——
第一步,找到你和孩子互动中最容易发生冲突的一个环节。
第二步,向孩子提问,跟节目表,启发孩子思考。
第三步,让孩子把约定好的内容画下来或写下来。
第四步,当孩子不遵守约定时,不唠叨,带孩子来到约定的日常惯例表前,继续“苏格拉底式提问”
第五步,如何需要更新日常惯例表,请重复以上四个步骤。
24、时间管理是留白的艺术——看不见的空间,要有30%的留白,看得见的空间,要有50%的留白,装饰性的空间,要有70%的留白,就像画廊一样。
让时间在书里走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