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撤回爱”让人不安,但还有一种手段泛滥且让我们不自知,那就是表扬或者叫奖励。
从学校的小红花、小星星、小贴纸,到家里的考100分就奖励吃肯德基、拿奖状就多玩1小时手机、好好刷牙就带你出去玩......
类似的“奖励”不胜枚举,大概孩子都耳熟能详。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有个街区,人们最近很是烦恼,因为几个问题少年迷上了踢垃圾桶的声音,每天都要忍受着“哐、哐、哐”的噪声,实在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后来,旁边搬来了一个老人,老人找到孩子们表示自己非常喜欢听这个声音,愿意每次付给他们10美金作为报酬,于是这群少年踢得更起劲了。
过了一个星期,老人找到孩子们,遗憾地表示自己的养老金大幅度缩水,无法支付那么多酬金,只能付给他们5美金,少年们虽然很不满意,但好过没有。
又过了几天,老人再次找到孩子们,表现自己现在温饱已成问题,实在无力再支付酬金,但他依然愿意付给他们1美元,少年们一听再也无法接受,愤怒地扬长而去。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出了什么?
原本,这群年轻人是靠内在驱动力,采取了踢垃圾桶的行为,乐在其中。
突然有了“美金”的加入,开始转变为对“奖励”的期待。当奖励变少,或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时,他们连最初的动力也没有了。
有研究已经反复证明:如果不用A作为奖励,所有同等条件的学生都会倾向于更好的学习。
也就是说,“奖励”对于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质量完全无效。无论成人还是孩子,被提供“奖励”后更不容易完成/出色完成任务。
因为,和“惩罚”一样,奖励永远不会使其产生责任感,一旦没有了“报酬”,就会失去做这件事的理由。
更甚者,奖励还会产生反作用,它会导致孩子无法因自己做了某件事而认为自己出色,他会认为自己是为了奖励。
除了实物奖励,口头奖励一样具有破坏力。
一句“做得好!”,会让维持“好”产生压力;会因为想要获得更多表扬,减少内在兴趣;更会削减孩子的创造力,一旦想持续获得正面评价,就越来越不敢冒险,而冒险是创造力的先决条件。
口头表扬,还反应了我们对行为的过于关注,是一种评价,传递给孩子的信息:这件事令我们满意,我们才会给予认可。如果他不做,就不会被喜欢。
孩子因此解读出:我只有做某件事时,才是有价值的。他们的自我评价就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起伏。
为了持续获得表扬,或经常被表扬的孩子更显得优柔寡断、更缺乏耐心和持久性,不能也不愿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或懒于判断“成绩”的意义。
在孩子看了,只有在取悦我们时,他整个人才是好的。于是,我们越是表扬孩子,孩子自我感觉就越差,就越需要更多表扬,陷入恶性循环。
需要我们深思的还有一层含义:当我们说“干得好,我很满意!”时,是发自内心地为孩子取得进步而感到高兴呢?还是为了让孩子更符合我们的标准做事,局面得到了控制而愉悦呢?
更糟糕的是,如果孩子感到只在特定情况下才能得到家长的爱,他们就很难接纳自己,健康的自我评价机制就很难建立。
但,与“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一样,孩子的自我评价“接近无条件”时,他们也会在成功时感到高兴,失败时感到失望,但不会因此起伏,例如自我膨胀或绝望抑郁。
一个不将自己的价值建立在成绩上的人,会更倾向于把失败看出短暂的挫折和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不容易因此陷入焦虑或绝望。
“自我评价的悖论”——如果你需要它,说明你缺乏;如果你拥有它,就不需要它。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的良好品质是由内而外的一种呈现,孩子动机的数量不重要,动机的类型才重要。
真正关心孩子的家长会留意孩子的举动,会经常把看到的一切描述给孩子,并邀请他一同反思其行为背后的含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