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区
我市在新城南部区域规划了15平方公里的鲁南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区,计划建设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分校、枣庄学院新校区等高校组成的大学城,以及浙大山东工研院等高层次创新平台,并融合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图书大厦等文化创意载体,打造全省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国家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
青岛港枣庄内陆港区
发挥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港口物流、多式联运、资源信息等优势,结合枣庄市区位、货源等优势,加强战略合作,开通了枣庄一青岛港货运专列,海关、国检等职能部门入驻内陆港区,实现我市商贸、物流、信息平台与青岛港“直通直入”、无缝隙对接。
全国公交都市
公交都市创建工作是交通运输部主导,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实施的一项国家级城市交通战略。我省济南、青岛两市先后入选公交都市创建城市行列。我市以“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引领组团型城市同城化发展”为主题申报公交都市创建,2017年8月成功入选“十三五’’期间第一批创建城市名单,计划于2020年年底前完成创建,届时国家交通运输部组织评估合格后将授予“公交都市”称号。
枣庄BRT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同各国领导人一道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决定“十三五”期间创建10个左右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以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目标,以破解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为着力点,集成各类创新资源,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完善体制机制,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促进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可持续发展现实样板。
16朵云
为加快“智慧枣庄’’建设,我市在相关领域重点推进16个智慧应用项目。具体为:工业云、城市服务云、社区云、农业云、教育云、医疗云、旅游云、社保云、城管云、环保云、安监云、食药云、交通云、商务云、住建云、节能云。目前,工业云、社保云、城管云、旅游云已建成运行;城市服务云、节能云正在加紧建设,近期可上线运行;其它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100个应用场景
大数据应用场景横向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互联网金融、地产、旅游、交通等各个行业对大数据的应用;纵向包括精准营销、数据风控、效率提升、决策支持、产品运营等各功能领域对大数据的应用。2018年,我市将努力打造大数据的“100个应用场景”,不断扩大智慧化应用的覆盖范围,全面提升智慧城市发展水平。
一园一城两镇一谷一中心
枣庄高新区重点打造的6个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平台集聚地。
一园:大数据产业园;
一城:张范汽车城;
两镇:互联网小镇、智能制造小镇;
一谷:鲁南电商谷;
一中心:金融服务中心。
互联网小镇民宿经济
把农宅改造成旅馆酒店,把精致小屋安放在绿水青山之中,把城市现代生活搬到乡村来过,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统筹城乡资源、刺激消费、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新颖经济业态。
田园综合体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概念,同时明确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农村“七改”工程
改路:改造硬化村内道路;
改厕: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
改水:村村通自来水;
改电:农村电网改造;
改校: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改房: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户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进行改造;
改暖:农村地区清洁供暖改造。
惠民饮水服务站“四好”农村路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既要把农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的要求,交通运输部实施“四项举措’’打造“四好”农村公路:
建设方面,推进康庄大道、幸福小康路、特色致富路、平安放心路“四条路”建设;
管理方面,构建组织保障、资金保障、技术指导、绩效考核“四个体系”;
养护方面,推进规范化、专业化、机械化、市场化“四化’’建设;
运营方面,积极创造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更加高效的物流条件、更加安全的交通条件、更加舒适宜人的运输条件“四个条件”。
雪亮工程
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把治安防范措施进一步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有效解决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最后一公里”问题。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称之为“雪亮工程”。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转载及合作事宜请通过后台留言或电话、邮件等方式联系枣庄市档案局(馆)。
联系我们
拨打电话 0632-3315774 或发送邮件至zzdajglk@126.com
推荐给朋友微信公众号:枣庄档案 或扫描(长按)二维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