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最开始在网络上写文章,记得还是在QQ空间,会偶尔发一些随笔。
2014年开始,我在公众号上进行写作,写文的目的很直接,目标对象就是我所带的学生(校园大使),希望除了安排兼职、推广工作外,也能给他们分享我对业务的一些思考,包括后续自己参加各类学习心得的分享。
坦诚讲,我自己特别感谢互联网,让我的圈子被无限放大。
2017年我去美国华尔街游学,发了一篇心得文章,没想到收到公众号粉丝的私信,后来在纽约还线下约见了一波,而当时我公众号的关注者不过一万多人。
(2017年 纽约街头)2023年下半年,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厦门,此前来福建出差过几次,但厦门却是在23年的8月份第一次来,但即使如此,对于这个城市我却一点陌生,因为有太多的朋友。
这些朋友大部分都是因为文字,早已产生了链接。
(2023年厦门,张老师亦师亦友)世界很大,有太多人擦肩而过不会再见,而绝大部分人我们一辈子都不会遇见;世界很小,会有各种偶然的相遇,而文字帮助我将世界变小了。
我非常鼓励朋友们,勇于在社交平台上展示自己,主动向外,世界将被打开。
02
“永远热泪盈眶”,我第一次见这几个字,还是因为小米手机。
我因为小米,结缘于校园业务,那个时候是2010年,小米手机1还未上市,我们在学校里推广的是一个叫米聊的APP,而微信的诞生,彻底阻击掉了米聊的增长之路。
在互联网公司里,复盘一词被挂在嘴边,但商业世界里,真的没有复盘,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于“变化”已经能坦然接受,不用再喊着“拥抱变化”的口号。
前几天一个热搜,为雷军回母校武汉大学捐赠13个亿,在我看来,更很难得的为一个企业家,在拥有了足够财富之后,还能保持激情的去做一些新的事情。
(2017年在智联招聘,推动与小米合作)除了小米,我后续也会因为一些文字而热泪盈眶,因为真的太有共鸣、太有刺痛感,有创业、商业相关的,也有历史、文化相关的,文字穿梭了时代,让古今之人再次相遇。
2023年真的感觉在快进中度过,我唯有看一些文字的时候,感觉到了时间的停滞。
其实,中学语文课本里的文章,无一不是精华,可无奈当初没有欣赏能力,而应试教育之下,少有老师能讲出背后的意味。
我很荣幸,自己的文字也影响到了一些人。
翻阅公众号,我写了上千篇文章,但坦诚讲,干货内容并不是那么多,偶尔有的金句,还是从一些书籍里看到的,但我所写下的内容,确实都是个人真实感受,以及业务实操心得。
我想,我的文字能触动一些人,背后的原因,还是因为真诚是最大的套路。
03
由于个人的懈怠,这两年我的文字输出大幅减少,这一点非常的遗憾。
而每当饭局上谈论,一些朋友因为我的文章、公众号而认识我的时候,我都有些懊恼,懊恼的原因则是如今输出的太少,确实笔不能停,还是得多输出。
但事后我还是少有动笔,就比如这篇文章,我还是在机场贵宾室休息码出来的。
2023年最后一个月,我给自己立下一个flag,将梳理过去这些年的一些文章,整理成《个人IP,认知突围手册》,给成长精进圈的朋友们。
由于考虑印刷、运费成本,以及社群志愿者的长期运营补贴,我的成长精进圈进圈定价为39.9元,成本价格,交个朋友。(已进圈的朋友,不用再次付费入圈)
希望依靠文字,能够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希望自己带过的学生,都能变得更加优秀。
永远保持激情、乐观,去面对这个世界。
我是孙凌,操盘多家名企校园业务,长期专注于大学生群体行为研究,欢迎留言、私信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