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用3个华与华方法,策划了自己的求职工作!

我用3个华与华方法,策划了自己的求职工作!

作者: 28089ea807ce | 来源:发表于2020-03-24 22:13 被阅读0次
华与华

月初,我向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发送了求职邮件。非常开心的是,当天晚上我就收到了回复!

为什么说非常开心?

因为在品牌营销行业里,华与华是黄埔军校、清华北大般的存在,可以说是中国的NO.1。

我的父母,曾问我为什么想去上海,我说,当年自己学渣,没能去成清华北大,而这次可能有机会去到下一个“清华北大”,如果真进了,您应该高兴啊!

华与华到底有多厉害,我想你肯定多多少少已经看到或听到过他们的作品。

比如在商场逛累了,想吃西北的牛羊肉,你可能会选择去西贝莜面村——I LOVE 莜(you)。或者周五下班后,和同事去海底捞——Hi,一起嗨。又或者你跟我一样,也在用得到App——知识就在得到......还有那个“小葵花妈妈课堂开课啦~”

除了作品,华与华还公开了他们的“华与华方法”,这是条难能可贵的正道,尤其是对于多次碰见过精神迷雾的我来说。

而在这次求职过程中,我就用了其中三个方法:购买理由、货架思维和品牌谚语。

如果你最近正处于求职状态,我想下面的内容对你肯定有帮助。因为让招聘负责人有兴趣看求职信、下载简历、邀请面试、最终发offer,这和自己去超市,在货架面前选择买哪支牙膏的过程一模一样。

接下来,我为你讲讲自己怎么知行合一,把书上的华与华方法用到求职工作中的。

一、购买理由——别人为什么“买”你

华与华董事长-华杉老师在《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中写到:企业生存的本质在于企业的社会价值,就是企业的社会分工角色,也就是企业的经营使命。

现代管理学大师德鲁克也说到企业的本质:任何企业得以生存,都是因为它满足了社会某一方面的需要,实现了某种特殊的社会目的。

从两段话中可以看到,不是企业想存在就能存在,而是社会需要它,它能为社会解决某个问题。

同样,我想加入华与华,不是我想加入就加入,而是我正好是华与华需要的人。

怎样才算是华与华需要的人呢?

我的结论是你本身就是华与华的人,在价值观、工作方法上和华与华保持一致,甚至说我虽然不在华与华,也在用华与华方法工作做事。

于是,我给自己设定的购买理由,是这两年来自己先一点一点做到知行合一。

所以,严格来说,我的求职两年前就开始了,而不是等到离职后再看华与华需要什么样的策划,然后去想想自己有什么工作经验能匹配上。

读到这里,其实你也可以想想自己想去的公司、岗位是什么,然后打探一下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如果刚好适配,这很完美。如果不适配,就从现在开始攒实力。

二、货架思维—你发出的信息处于无边无际的货架上

前面提到,卖牙膏和求职的过程其实是一模一样的,这中间有个场景:货架。

通常我们会认为货架是超市里的“货架”,上面有琳琅满目的产品,但如果你把脑洞再扩大一点,会发现朋友圈也是个货架,把朋友发的内容想象成一支支牙膏,你在刷着屏幕浏览,突然有一条你感兴趣,眼睛只盯着这一条,最后看完点赞或评论。

把想象力再放大,你还会发现商场里的店铺也是货架,比如一到饭点,你走到银泰6楼的美食区,各个漂亮的前台营业员正招呼你选择他们家吃饭。

同样,我发出的这篇文章也无时无刻处在货架中,可能是公众号的货架中,可能是你朋友圈的货架中......总之,无时无刻不在货架中。

回到求职场景,绝大多数情况下,大家会选择发送一份求职信到目标公司的招聘邮箱里。那么这时候第一步要做的,是考察自己的求职信会出现在什么样的货架中。

邮箱货架

你会发现,你的邮件出现的内容,大概有四块:①头像;②邮箱名称;③邮件标题;④发送时间,而且不仅会有你的邮件,还会有其他千千万万个人的邮件。

所以第二步,并不是动手写邮件,而是想怎么在这片信息海洋中能让别人注意到。

华与华方法写到,要用包装设计获得货架陈列优势,比如华与华为厨邦酱油做的包装设计,这绿色格子在货架上一排排放着,顾客第一眼肯定先看到它。

厨邦酱油在货架上的表现

运用到邮箱里,我可能没法改展现颜色,但可以改头像:用个蓝底证件照,也可以修改我的邮箱发送名字:应聘策划-黄龚明,还可以提炼一句邮件正文。

当然这还不算完,最后我把自己的outlook邮箱、foxmail邮箱、163邮箱统统改成一样的格式(头像、邮箱名、邮箱标题),并且在9点15分左右——华与华开完晨会的时间——同时发送。

你可以想象,我这三份邮件是不是就像厨邦酱油一样,在收件箱货架上,获得陈列优势,占据了一块版面。

实际上,我还设想过,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货架效果更好呢?就是在华与华办公楼层的电梯广告、走道、门口、厕所,甚至招聘部门对面的楼层都“刷”上我的头像和我的推广语。

改编一句老话来说,这是抬头要见、低头还见的信息刺激。

三、品牌谚语—用口语、顺口溜打动对方

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求职邮件处于收件箱的信息货架中,那什么样的标题会让招聘负责人有兴趣点击呢?

就是和他有关的事,有关的词语。

还是拿超市买牙膏举例,比如你最近和朋友吃多了海底捞,牙龈正上火肿痛着,我要怎么喊一嗓子你可能会有兴趣看我做的牙膏呢?

恐怕没有比下面这样更好的方式了:上火的朋友注意了!我的牙膏草本配方,清凉去火,能减少你的牙龈肿痛,吃顿火锅刷个牙防上火,刚推出还有新品优惠哟,走过路过先来看看!

你可能会想,嗯?我先看一看再说。

同样,我在考虑怎么写邮件标题和正文时,也跟上面卖牙膏的我一样。

首先,我要想什么词会让华与华招聘负责人快速注意到?我想到的最好的词语就是“华与华方法”。

那招聘负责人正努力看着几百上千封邮件,希望找出与华与华岗位的匹配的人,突然刷到“华与华方法”,手头的鼠标滚轮滑动速度可能会有所减慢。

然后,我要喊一嗓子,让她有兴趣点进去。

华与华方法说,广告语不是一句我说的话,而是替消费者设计一句他要说的话。

这背后还涉及到传播学的播传原理,传播是一种口语现象,先有口语,后有文字。

比如那些流传在农民口中的农作时节谚语,是写到纸上让大家一个个去背吗?肯定不是,一定是大家总结出来,然后互相传来传去,从过去传到了现在。

所以写广告语,就是写顺口溜、写谚语。

像李白写的广告“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超越了百年,传到了现在,让大家还记得“杏花村”,这是多么厉害。

我给自己写的广告语(邮件标题)是《我和华与华方法的这两年》,具体怎么来呢?是填空填出来的。

先确定关键词,“华与华方法”、“两年”。我要表达的意思,是这两年我一直在践行华与华方法。

于是在“两年”前面,我又加了一个字“这”,那最后怎么组成一句话,来源于《超级符号原理》中读客图书出版一本书的案例《我们台湾这些年》。

我们台湾这些年.png

读着这句话,我也想到自己这两年是怎么过来的,最终不经意间写下了这句话:“我和华与华方法的这两年”。

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到底有没有成功入职呢?

很遗憾,没有。

华杉老师说:“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

求职之前,先想着自己肯定会失败,而不是一心想着我会进。这样来看,没有进只能是自己的原因——我的实力还不够。

所以,还是那句话,不在华与华,就跟着华与华方法照着做,下一次实力攒够了,再去敲这所”清华北大“的门。

最后,祝读到这里的你,今年工作也能顺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用3个华与华方法,策划了自己的求职工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xz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