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金字塔原理》
为什么要思考
思考的能力大概是人最根本的竞争力。然而人最基本的天性,就是尽一切可能逃避思考,因此现在有死磕自己这个说法,说的就是要跟自己的思维惰性宣战,因为只有战胜了自己,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才可能具备打怪升级的能力。
思考为什么困难
思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困难在于现实情况复杂,没有头绪,如同密林里找到一条小路,十分不易。很多情况下,你一头钻进丛林,左冲右撞,好的情况下,费劲周折,走了好多冤枉路,最终走了出去,差的情况,则是走错了路,还不自知,所谓入了歧途。
思考的困难,其实是逻辑思维的不足,对国人来讲,学生时代的教学方法可能起了一个糟糕的作用,一篇篇背诵课文,致力于写出优美句子以博得老师赞扬,一道道记住数学题,考试总能遇到相似的题目从而拿了高分,对于基本的逻辑原理,演绎法与归纳法, 训练不足,或者说没有可以的培养。当我们进入社会,发现现实情况远比考试复杂,然而却没有趁手的工具,很多时候,面对机会,望洋兴叹。
应该以什么姿势思考
思考是可以套入框架的,这是我读这本书理解的一个基本道理。因为有框架,所以遇到相关场景不用慌张,直接套用就是。
而这个框架,其实说起来也是很简单,用豆瓣网友的话说,就是总分的思想,先说结论,再在结论基础上向下推演,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金字塔结构。这个过程,冯唐有个更精辟的比喻,他认为这其实其实就是盗用的老子的道家学说嘛,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从思考到写作
写作其实就是思想的一种文字化表述,好文章背后一定有其清晰的思想,在读者眼里,就是一种合理的文章结构,这种结构应该合理到30s内就能明白你大概说了什么。
好文章的基础还是总分的思想,其重点在于,每想阐述一个方面的内容时,总是结论先行,先让读者、受众知道中心思想,然后再详细阐述。 同一分层下的各个主题,还需要内容上保持相互独立,各自穷尽(MECE)。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文章是以这样的方式呈现,读起来一定很舒服,因为你不用花心揣摩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
我理解类似的功能性写作的最高境界,就是用你的深入思考,换取读者的少思考。
从思考到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逻辑,也可以套入到金字塔的框架。其实跟写作是类似的,或者说写作其实也是在解决问题。
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是要看下这个问题处于那个领域,把问题定义清楚,这个是在最上层。接下来就要知道,在这个领域发生了什么事情从而诱发了问题,接下来看下目前问题的现状如何(R1),再看下期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样的(R2), 最后是看看怎么做。
过程描述起来是简单的,但是一个重要的点在于先要厘清领域的基本结构,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演绎法(是否有因果关系?)和归纳法(数据能否分类?)两个武器了。
书中引用了赫伯.西蒙的一句话,我认为相当准确, “解决问题只不过是通过对问题的表述使解决方案不言自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