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鸡

作者: 本路口 | 来源:发表于2022-09-01 10:51 被阅读0次

春秋时期,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有个叫纪渻子的人,擅长驯养斗鸡。齐王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特地请纪渻子这个专家帮他训鸡。

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催问道:“训练成了吗?”

纪渻子说:“鸡没训好,它一看见别的鸡,或听到别的鸡叫,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

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渻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

又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怎么样?难道还没训练好吗?”纪渻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把鸡训练到家了。”

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渻子训好的鸡却“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意思是说,纪渻子训好的鸡看起来像只木雕的鸡一样,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得掉头逃跑了。谁也不敢同它斗了。

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他那高兴的样子就甭提了。后来,他赏给纪渻子许多银两,表示谢意。

    《庄子·达生》

    【求解驿站】原指已训练好的斗鸡能够心神安定,镇定自若,脸上表情呆板得跟木雕的一样。后用来形容因恐惧、困感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活学活用】他听到父亲离世的消息,~地站着,久久缓不过神来。

    【妙语点拨】纪渻子在训练斗鸡的时候,不是让鸡每日增加一点技巧,而是让它每日减少一些心理负担。这种情景好比是老子所描述的修道过程: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换句话说,学习知识技艺要逐步增加,而修道则相反,要每日努力消除一些东西。人们不断地消除种种私欲杂念,也就不断地接近理想的精神境界。人的处世倘若不断绝竞争之心,则易树敌,彼此仇视,如消除竞争的心理,反倒能挑战竞争的对手。

    【近义】目瞪口呆。

    【反义】神色自若。

成语故事

相关文章

  • 闪灵

    只有工作 没有玩乐 海喷子呆若木鸡 只有工作 没有玩乐 海喷子呆若木鸡 只有工作 没有玩乐 海喷子呆若木鸡 只有工...

  • 每一种情绪都会传染,疗愈自己

    昨天晚上,读到《呆若木鸡》这个成语故事,突然明白了,原来呆若木鸡是一种美德。 呆若木鸡这个成语故事讲...

  • 呆若木鸡

    纪渻子为周宣王饲养斗鸡。周宣王过了十天问他:“鸡可以斗了吗?”回答说:“不行。还没有真本事,只知骄傲自负。” 过了...

  • 呆若木鸡

    古时候,斗鸡的风气十分盛行,胜利者往往可以获得丰厚的奖金和极高的声誉,一些达官贵人为了名利双收,便请人专门来训练参...

  • 呆若木鸡

    呆若木鸡,这篇文章讲了,没老师让米小圈解释呆若木鸡这个成语,然后没老师就使劲的叫米小圈,但是米小全还在那呆呆的坐着...

  • 呆若木鸡🐔

    呆若木鸡这个成语讲的是战国事期,有位齐王喜欢斗鸡,可是他的鸡总是输,齐王就请一位专家来训鸡。齐王让大臣们去...

  • 呆若木鸡

    在《庄子》这本书里有一篇描写驯养斗鸡的,写的很传神,训鸡分为4各阶段: 第一个阶段:“虚浮骄矜自恃意气”; 第二个...

  • 呆若木鸡

    下午太热不想出去,就在家逗小侄儿玩。 我把手做成一个大嘴巴的样子,伸到侄儿面前说:"大老虎吃掉你。" 侄儿看看我没...

  • 呆若木鸡

    "呆若木鸡"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是一个贬义词。然而它最初的含...

  • 呆若木鸡

    生活中有很多时刻让人一瞬间智商为零,呆若木鸡。我每次遇到那个让我恨之入骨的人就是这样,连正常的反应都不会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呆若木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dzj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