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商书
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肆命、徂后。
太史公记载商汤死后,太子太丁还没有即位就已经死了,所以立了太丁的弟弟外丙,外丙在位三年就驾崩了,接位的人是外丙的弟弟中壬,中壬在外也就四年,之后是太丁的儿子太甲即位,太甲也就是商汤的孙子。
肆命教天子如何施政。徂后讲商汤的法律。
这三篇伊训和肆命只留下只言片语,徂后彻底亡佚。
以下是片段:
经:天诛造攻,自牧宫,朕载自亳。
从谏不拂,微谏而不倦,为上则明,为下则逊。
惟太甲元年十有二月乙丑朔,伊尹祀于先王,诞资有牧方明。
载孚在亳,征自三朡。
上天想要诛杀夏桀,制造可以攻讨夏桀的罪名,从夏桀的宫殿开始。商汤说:我和伊尹在亳开始谋划,顺天而行,诛杀夏桀。
太甲元年冬至这天,伊尹祭祀先王商汤,咨询诸侯与神明。方明,就是上下四方的神明。
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
太甲即位后,昏庸,伊尹把他流放到桐宫。三年后太甲醒悟过来,伊尹迎接太甲传授政治方法。
那时的王与相的关系真是有意思。后来周公辅佐成王,还有人诸多猜忌。
太甲三篇留下了四句话,其中一句话可能用了三千年。
经:民非后,无能胥以宁。后非民,无以辟四方。
毋越厥命,以自覆也。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
顾題天之明命。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非,我理解为相互之间的各种矛盾。
民众对君主如果有想法,就不能相安无事。君主对民众有不对的地方,就不能使得四方安定。
不要颠覆政教。就像射箭,弓弩张开,先通过机括瞄准然后才释放弓箭。也就是说为政应当以自己的心瞄准群臣和万民的心,才可以施行。
天作孽,指的是上天出的妖孽,可以通过自己的德行来消除,自己做的孽,就没有可能了。这句话是太甲说的。
沃丁既葬伊尹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
伊尹死后,沃丁将他葬在亳都,据说在偃师市。咎单代伊尹训政,写下了《沃丁》。如今一字未存。
伊陟相大戊,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伊陟赞于巫咸,作咸乂四篇。
这个不是祥瑞。伊陟担任大戊的相,亳出现了祥桑谷快速生长的异象,共是拱,压弯了都,大戊很害怕,伊陟说只要修德,大戊听从了,祥桑谷枯死。
巫咸可是殷商的一位叫咸的大巫师。《楚语》说上古民神不相杂,民众当中精神不二的人,又能齐肃忠正,他的智慧很高,他的圣明能光耀四方,则神灵会因为他降临。这样的女性叫巫。我们可以理解为圣女。伊陟告诉了巫咸桑谷的异象,巫咸祈禳消除。留下了《咸乂》四篇。
大戊赞于伊陟,作伊陟、原命。
仲丁迁于嚻(ao),作仲丁。
河亶甲居相,作河亶甲。
祖乙迁于耿,作祖乙。
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
这里提到的几篇,正文中只有《盘庚》三篇。殷商的首都迁移来迁移去,是为了什么,众说纷纭。
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作说命三篇。
高宗梦到圣人,让各位臣子去找,找到了付岩。写下了《说命》。
经:高宗梁闇,三年不言。
曰:「以余正四房,余恐德之不类,兹故不言。」
曰:「若金,用女作砺。若津水,用女作舟。若天旱,用女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若药不暝眩,厥疾不療。若跣不视地,厥足用伤。」
「必交修余,无余弃也。」
念终始典于学。学学半。
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
惟口起羞,惟甲胄起兵,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
爵无及恶德,民立而正。事纯而祭祀,是为不敬。事烦则乱,事神则难。
一句句不成篇。
高宗居住在凶庐,三年不讲话。孔子弟子在他死后,修庐守坟。高宗直接三年不说话。臣子肯定要他说话,才能给出政令啊!高宗写了上面的几句话——我担任德行不够,说错了,所以不说。让人不明觉厉的君主。
高度信赖臣子。他的慎言慎行,是绝大的榜样,臣子只能战战兢兢。
四个惟,体现高宗的谨慎——谨慎言语,谨慎用兵,穿衣适合礼数,严以律己。
最后一句:君主祭祀然后赏赐大臣爵位,不要给予德行不ok的人,这样民众知道君主倡导什么。不要让没有德行的人祭祀,这就是不尊重神明了。德行恶劣的人使事情烦乱,让他事鬼神,不能得到神明的赐福。
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雒,祖乙训诸王,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
高宗祭祀成汤的时候,有野鸡飞到鼎的耳朵上面鸣叫。留下了《高宗肜日》,后一篇没有了。
经:三年其惟不言,言乃讙。
高宗三年不说话,一开始说话,全天下都开心了。
打完,收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