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给自己订了个小目标:读书50本加总结
以前微信读书时思考然后画重点,有时就发表一些看法感想,但是说到读完之后做读书总结,我倒是第一次做。因为平常读完之后,就会着急看下一本书,有人问到上本书读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就像过眼云烟一样。
这样的读书不是我想要的。融会贯通,将作者的思想融入自身,将读到的东西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这才是我最想要的收获。
读完一本书,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2.你最喜欢书的哪些部分?
3.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
4.它的优点又在哪里?
2018年的第一本书,我给它这样的定义:
1.这本书讲了一个近30岁的女作者举自身和她所见的人为例子,讲述了对自律,职场,亲情,爱情等的理解。有一点点说教式,像一个大姐姐述说她人生的经验之谈,告诫大家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在这其中,我看到了我这个年龄21岁看不到的东西:迈入职场所应具备的态度是什么🤔 作为父母养育下一代无私的爱 不努力步入中年时的悲哀以及种种话语触碰到心灵,带给我自身的改变!
2.最喜欢这本书的地方是:除了可以看到超越年龄段的东西,还可以看到作者举了很多大咖的例子,刷新了自己的认知,让自己更有动力。
3.对自己的影响挺大的,从精神到行为的改变。
以下举三个例子:
一:如果你总是买自己付得起的廉价商品,你就永远都不会有什么赚钱的欲望,因为你根本没机会见好东西。所以,当你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买价格让自己心疼一点点的东西,因为只有购买这些东西,才能够让你觉得自己需要更加努力奋斗。挣钱就是这样,每个人挣钱都是为了一个目标,比如家庭、孩子、父母、自己的欲望、自己的虚荣心等。当你有欲望有目标的时候,才能激起自己的斗志,没有任何追求的话,你也会让自己得过且过,美其名曰自己找不到赚钱的机会,只能每天苦巴巴地等着打折大减价。而等待你的,永远是没完没了的地摊货和无穷无尽哭穷。
弱弱地说一句,我以前就是这样,对于花钱的东西能省就省,看到喜欢的化妆品和衣服,只是观望却不买。总想着自己没钱,别买了,买了又有压力。所以就认定自己没钱,也不去找方法赚钱,就死命省着。其实这就是吸引力法则:你觉得你没钱,你可能一辈子都没钱;反之,你觉得你以后会赚到钱,你可能会拼尽全力去找各种途径赚钱,然后你真的就赚了很多钱。
看了这个之后,看到性价比高的,自己真的很喜欢的,真的就花钱买了。因为我真心觉得自己以后可以赚大钱,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
二:真正的效率来自高度的自律,自省和严格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当然还有总结出来的高效的可行方法;所谓知行合一!很多时候都是跟自己周围的人对比,甚至只跟比自己差的对比,永远活在自我的优越感当中,青春就这么自欺欺人的溜走了。当有一天,你看到差距了,在黑夜来临时,那种莫名的恐惧深深的袭击着自己的心!
原先觉得以牛人的标准作为自己标准并且能达到牛人标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觉得坚持自律会经常被打断,觉得自律啊计划啊是给自己一种束缚。
但是,看了这些以及其他人的感想,回顾自己以前给自己所谓的“自由”,才是自己内心最大的束缚!
慢慢觉得自律就是给自己内心的自由
没有自律 没有完成计划 虽然身体是自由的 但是心被捆绑了 很难受 做其他的事情都觉得怪怪的 不舒心 不够坦然 所以还是坚持自律吧
自律给自己心的自由
三:有次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你以为你什么都不会,等你失去了所有的依靠,就什么都会了。”
生活里,我们需要经常逼一逼自己,比如日子安逸的时候想想,如果这时候家里变穷了自己能有什么办法;如果家人突然生病暂时不能上班了自己该怎么养家;三个月让你学好外语就能公费外派留学,你该怎么争取;如果突然地震了房子和钱都没了,你要怎么带领全家重新面对生活……
现在的我们,要么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要么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活得太安逸的时候,需要给自己一些危机感。开口说自己不会不能不行的时候,先想想自己到底尽力了没!
现在像我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没有中年人的那些压力,那么该怎么给自己找压力呢?因为总是在自己接受的范围内活动,所以你没有动力,也接收不到新的东西和压力。自己给自己定了几个小目标:
2018年读完的第一本书以前的自己是有空就看书,不会说专门去看书去总结。现在的我俨然有一个标准:看书,写总结,不断地完成50本书的目标。不追求看书数量要多少,重点是看书时思考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给自己多一些目标,给自己方向,逼一逼自己。真的不逼自己,经常都是玩乐玩乐无聊中就度过了。
4.此书作者很接地气,反鸡汤模式,举了很多司空见惯的现代化例子,带给自己挺多思考和方法论。而且作者也是女人,后面的女性独立和休产假那些也深深滴引起了自己的共鸣。作者口吻语气特别地现实,咄咄逼人,犹如醍醐灌顶般收益良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