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悲欣交集》:弘一法师李叔同,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悲欣交集》:弘一法师李叔同,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作者: 在山清泉水 | 来源:发表于2024-03-27 20:08 被阅读0次

弘一法师李叔同(1880-1942)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人生上半场是文艺俊杰。

人生下半场是律宗高僧。

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卓越的音乐家、书法家、美术家、教育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创始人之一,更是中国近代佛教史上最卓越的一位高僧,盛名享誉国内外。

李叔同出生于天津富有的盐商之家,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后又跟随名师大儒学习诗词创作和书法金石。天资聪慧,悟信颇高,从小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

青年时代留学日本东京美术学校,主攻西洋油画,并兼顾音乐、戏剧、诗词、篆刻等领域的钻研。每日惜时如金,艺事无一不精。

在其留学期间,李叔同与同学曾延年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他们公演的《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爆火,尤其是李叔同扮演的茶花女,惟妙惟肖,引起轰动。

回国后,李叔同担任过报社编辑,大学教师,教授绘画和音乐,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其中书画大家丰子恺和音乐大家刘质平是他的得意门生。其间又与吴昌硕、叶舟、马一浮交往,加入西泠印社,多才多艺,名噪一时。

他,39岁正式出家后,取名演音,号弘一。众人尊称弘一法师。诸艺俱舍,唯书法仍保持勤练精进。得弘一法师书法作品者,都珍如拱璧。现已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马一浮曾盛赞:“大师书法,得力于《张猛龙碑》。晚岁离尘,刊落锋颖,乃一味恬静,在书家当为逸品。”

弘一法师为振兴佛学律宗,潜心研修,实践躬行,培养和影响佛学后人无数。是倍受尊敬的律宗高僧。

无论,弘一法师是否是你青睐的艺术家或佛学大家;或许,你都会有个疑问——他一浊世公子、艺术先驱为何出家当了和尚?

关于这一点,作者金梅(1935-2023,作家、文史学者)给读者进行了严谨、尊重史实、极具权威的阐述。

他对弘一法师的事迹和作品如数家珍,并进行了精辟透彻的评论,慢慢地剥去如清漆般附着在弘一法师身上的神话、传闻和猜测。

金梅总结说,李叔同的出家因素众多而复杂,是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促成。与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个人经历、性格、生理等因素密不可分。既有表面的显现,更有深层的隐藏。

纵观,弘一法师一生做事,认真而严肃。学一样像一样,做什么就要像什么。

正如他的得意弟子丰子恺所说,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三变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

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像样。好比全能的优伶:起青衣像个青衣,起老生像个老生,起大面又像个大面…都是认真的缘故。

认真、精进的精神”,是这部传记给予当下的我们最大的观照。

相关文章

  • 前半生风流才子,后半生世外高僧

    <悲欣交集>中阅弘一法师----李叔同 律学部 笨二僧宗利 提起弘一大师--李叔同...

  •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偶然看到了《悲欣交集》,这是在俗的李叔同,后来的弘一法师的文集。 1942年10月,弘一法师63岁,在泉州旧病复发...

  • 尘虑萦心,养心50

    尘虑萦心意思是尘世琐事,缠绕心头。 一、人的一生不过悲欣交集而已 今日看完弘一法师的《悲欣交集》,对李叔同的一生的...

  • 弘一法师: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 丰子恺作为弟子如此描述李叔同的一生。 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名士;...

  •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悲欣交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此心安处即故乡 之三 华枝春满 天心月圆

    每一个热爱生命的人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生有什么意义? “悲欣交集”,是弘一法师李叔同临终绝笔。大师“悲”什么?...

  • 一年陪伴计划 第四周

    周四: 周五:遗言 王阳明:此心光明,夫复何求。 李叔同(弘一法师):悲欣交集 周六:“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

  • 悲欣交集

    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临终绝笔“悲欣交集”,那颤颤巍巍的笔画,触动人心。这最后的参悟,似乎在说人生本身就是苦乐相伴的...

  • 送别

    不仅仅是弘一法师,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悲欣交集”的。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

  • 绚烂至极 归于平淡-李叔同

    敬请移步微信公众号:绚烂至极 归于平淡 - 李叔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悲欣交集》:弘一法师李叔同,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by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