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是唐宋词的绝唱。
第二个特点概括为4个字:自然浑成
什么是浑成?浑成是指天然生成不见雕琢的痕迹。晋代葛洪在《抱朴子.畅玄》里面有这么几句话:“恢恢荡荡,与浑成等其自然,浩浩茫茫,与造化均其符契。”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里面曾经有这么几句话:“汉人诗不可句摘者,章法浑成。句意联属,通篇高妙无一芜蔓。”
我们说欧阳修的词意境可以说是深邃,章法是浑成的,情景是融为一体的,是天然成章,这在宋词里是相当突出的。清代毛先舒曾经这样阐释浑成:“词家意欲层深,语欲浑成,然意层深,语便刻画。语浑成,意便肤浅,两者难兼也。”他讲到两者非常难兼的时候,特地挑出欧阳修的《蝶恋花》词,有两句就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句认为是天然浑成之作。
他说:“此可谓层深而浑成,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也,不但不语而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也。”很多层次一层一层这个推进。“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而绝无刻画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这就是层深而浑成。然作者初非措意直如化工生物,笋未出土而苞节已具,非寸寸为之也。若先措意,便刻画愈深愈堕恶境矣。
所以这一段他就举欧阳修这个《蝶恋花》词,写这个既层深又浑成是很到位的。我们看这个整个词作,他的写景是由外到内的,由早到晚的。情感是由景物的变化一层层展开的。词意也一层层深入的。并且并不是那种刻画雕琢的,而整个词又是一意转折,圆浑而跌宕的。所以像这样的词,可以说用语愈是浅显,感情愈是深挚。而且感情层次逐次展开,达到了那种浑然天成的一种化工之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