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上生长》这本书里,作者提到一个观点我觉得特别认同,就是舒适区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区。
在学习新的技能或者新事物的时候,一般从感受上可以分为舒适区,训练区和挑战区。
当你选择学习你已经比较了解的,就是舒适区,而想真的有进步,有提升,就是训练区,难度比较大就是挑战区。
很多人做事情难以坚持下去的原因是喜欢跳过训练区,直接到挑战区,不断受挫,挑战区成为自寻烦恼区,最后直接放弃。
硅谷的王川说过,大多质量问题,在微观上看是数量不够。
所以无论做什么,都需要时间和精力投入上不断的长时间的累积,才能出现涌现效应。
如果你想一件事长期做,定目标的时候就不要离舒适区太远,应该每天聚焦的是“每天顺利去做,而不是做多少,坚持下去,长期就达到了很高的高度。
特别是如果你找到的是一个舒适区,也就是觉得每天不必花费很大的力气就能到的事。或者不断的去拓展自己的舒适区。
随着数量的累积,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复利法则:也就是说,规模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涌现超出你想象的东西,无论知识还是财富。
就像健身,前三个月的筑基阶段是几乎看不到效果的,三个月以后开始真正的健身,到第二年,身体适应了高强度训练,一次训练的量就能顶原来一个月的。
美国前总统的安全事物助理曾经提出过“奶头乐理论。
为了安慰社会中“被遗弃”,“情绪不满”的人,避免社会冲突,让一些机构大批制造“奶头”,令人沉溺的娱乐和充满感官刺激的产品(网络,电视和游戏)填满人们的生活,转移其注意力和不满情绪,令这些人沉浸在“快乐”中而不知不觉的丧失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能力。
所以,无论是游戏,还是综艺节目,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不断去拨弄你大脑中控制舒爽的区域,快速(每隔两三分钟来一次),间歇,不断变换情感类型。
沉迷游戏和各类娱乐活动和吸毒的机制差不多,可怕的是合法。
而且,这样被精心设计的节目和娱乐对人大脑奖励区域的笔记强度是很大的,长此以往,平常的活动,比如读一本书带来的感受就不能给人带来愉悦和快感,也就越来越难以做下去。
可怕的是如果成年人沉迷于此,孩子其实从小的教育就呈现“提前分流”。不同层次的家长,造成孩子巨大的差别。
而成人的自我教育,持续的提升,也会在一日一日,不知不觉的消磨中,精力殆尽。
所以,无论是健身,读书,学习某一项技能,建立每日自己的舒适区,每天能坚持做一些,然后在长期坚持里会得到很大的复利和提升,不要让自己一直长期沉迷在各类的电子产品中,这是我们成人应该和孩子一起警惕的事情,而不是只盯着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