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才刚过完初一,我仿佛过了一个世纪,不得不承认随着年纪增长,感觉"年味儿"越来越淡了。
小时候临近年关我就特别高兴,总要跟着爸妈一起大扫除,办年货,置新衣。小时候妈妈是严禁我吃甜食的,水果糖和巧克力更是只有过年才可以吃上一点。
到了除夕夜是最有意思的,点红灯笼,放鞭炮迎财神,边吃饺子边看赵本山的小品。零点一过拜了年,还能拿上一笔数目可观的压岁钱。
不只是过年,小时候的好多事情都值得我兴奋。比如周末早起和姥姥步行30分钟赶早集,可以买到沾着露水的野菜,活蹦乱跳的新鲜鱼虾,还有各式各样的散装糕饼。
比如把省下的零花钱塞进小猪存钱罐,晃一晃就能听见硬币哗啦啦的声音,比如坐四十分钟的公交车去市中心的书店买漫画书,再抱着漫画书坐四十分钟的公交车回家。
后来,早集被生鲜超市取而代之,手机支付降低了硬币的使用频率,kindle提供了更便捷的阅读方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31049/ed9edaa8677a02f5.jpg)
过年这件事也变得简单了许多,年货可以网购,扫除可以请钟点工,年夜饭也可以去饭店吃。
这样的过年方式实在让人提不起来兴致,再加上现在我们也到了"拿压岁钱心虚,不拿压岁钱心疼"的尴尬年纪,小时候长辈们总是趁着爸妈不注意偷偷往我口袋里塞红包,可是现在自己都觉得二十来岁的人还拿压岁钱怪不好意思的。
过年压岁钱不拿,但亲戚们的追问可少不了——
"什么时候结婚?"
"怎么还不要孩子?"
"要不要生个二胎?"
"考不考研?"
"工资现在多少?"
……
这么看来我甚至怀疑,过年期间年轻人期待的事情,可能只有支付宝集福和微信抢红包了。
昨天吃晚饭的时候,我妈突然放下碗叹了口气说,这年过得真的没什么意思,不像你姥姥姥爷在的时候热闹。我刚要开口安慰她,我妈又继续说,不过还好有你,看见你在家,爸妈就高兴。
妈妈这样一说,我心里觉得特别惭愧。
我放假已经小半个月了,一回来就跟朋友们约饭约电影约KTV,几轮老朋友见下来,我待在家里的时间寥寥无几。就算哪天不出门,也是窝在床上玩电脑玩手机,跟爸妈几乎没什么交流。
我妈前天突然问我,你集齐五福了吗?我问她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我妈回答说,看见你表姐发朋友圈说集福,我想着是你们年轻人过年玩儿的,你应该也感兴趣吧。
原来在我和朋友们聚会的时候,爸妈在努力寻找我感兴趣的话题。
我打开支付宝教我妈怎么集五福,扫到上限也没扫到敬业福,不过没关系,我最近不出门了,还可以帮她继续集福。
不得不承认,我们不喜欢过年,是因为我们长大了;而我们爸妈不喜欢过年,是因为他们变老了。
爸妈不喜欢过年,但他们喜欢我们。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31049/f5c2076defea068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