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亦舒和琼瑶》
少时不懂。
见周围许多女生,无论年龄大小,都爱捧读亦舒。我虽不读,却也好奇。偶然借来一二册,却必得连夜读完,次日清早归还。我毕竟是生性懒散之人,不肯为了本女性小说熬夜痛下苦功,故虽不情愿,次日还是拿着大概通读了首尾或是只刚看到半中间的书,还给了急催的女生。
那时无形中被营造出的语境似乎是:亦舒比琼瑶高级。哪怕后来了解到,二人只差数岁,算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但我彼时因为不够了解又加上周围人对亦舒之追捧,由此造成了固定印象:亦舒纵然不过尔尔,但文风跟内容上,至少还有种高冷在,而琼瑶之媚俗更加有烦腻之嫌———它的逻辑前提仍然是:哪怕都属鸳鸯蝴蝶派,亦舒比琼瑶高级。
但到现在,就完全翻转过来了。偶尔听到琼瑶写的歌词,再对比二人作品之内容&情感,瞬时便理解到:(高级利落范儿的)亦舒相比(貌似老土落伍的)琼瑶,何止是差了一个段位,简直是差一个维度!!
亦舒生长工作于商业文明高度发达又效率致密的香港,而琼瑶所在的台湾,并没有在多元文化的整合下彻底丧失故旧,无论动荡何如,台湾的好处是自始至终保有了一些城南旧事的氛围、情绪和美感。所以台湾岛生长起来的一代文人或歌手,他们的风度相比香港或大陆的人,都更加温柔百倍。时代沧桑背后,却遗留着不变的温情朦胧,这是台湾的幸运,也是文化产品创作之语境的幸运所在。
回到琼瑶。我虽没读过她的书,但因着一些影视和歌曲作品的宣传,印象已有。而这首《梅花三弄》的歌词,大概可算其人巅峰作品之一了。它除了借名,与古曲梅花三弄其实毫无关联,而是尽写了一种红尘深处的男女痴情。在描绘“情深”这个维度上,能盖过琼瑶去的人,印象里除了词作人陈蝶衣,现当代华语文化里,大概寥寥无几了。亦舒则不同,其人作品其实只是擅长于面具之装饰———当然这和香港社会本身就是推崇装饰文化的社会之基因分不开。装饰感是资本跟金融产业的另一个大众衍生品。作家投其所好,同时沉醉于自欺欺人。亦舒在实质指向拜金的大粪堆上,硬是插上了一朵貌似昂扬的金玫瑰🌹。这是亦舒的婉转高明,也是迷恋亦舒之女子们的不幸。
琼瑶痴缠,亦有不足。但亦舒更低。
而卅岁后的我,早已厌弃了高贵招牌背后人性的廉价。琼瑶阿姨至少是执著的,也是纯真的。
爱情的本质原本就是飞蛾扑火。
这时代的人们都精明,亦懂自保和余地。所以TA们又哪真配得上琼瑶作品里描绘的爱情?
不配。
附歌曲《梅花三弄》歌词:
红尘自有痴情者
莫笑痴情太痴狂
若非一番寒彻骨
那得梅花扑鼻香
问世间情为何物
只教人生死相许
看人间多少故事
最消魂梅花三弄
梅花一弄 断人肠
梅花二弄 费思量
梅花三弄 风波起
云烟深处 水茫茫
2019.2.1
金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