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434813/88ba1112220e2e30.jpg)
01
每年年末,都要进行大扫除,对自己的居所进行彻底地清扫。
对我来说,这是最头疼的事之一。
虽然平常都在打扫卫生,但总有一些死角被我们忽略了,那些平时很少光顾的地方所堆积起来的垃圾,走过了一年的春种秋收,也走过了一年的夏炎冬寒,在时光中沉淀发酵,因为历时较长,甚至会跟我们的居所产生特别亲密的关系。
于是,单凭一把扫帚远远不够,扫帚、铲子、钢丝球、洗洁精,各种卫生工作一起上阵,方能完全剥离。
剥离顽疾之后的死角,,却远比平素经常打扫的地方还要干净得多。
除了扫除垃圾,每年年末的大扫除,更是一个不停清淤的过程。
因为要彻底打扫,就会发现家里有很多用不上的东西,之所以用不上,是因为已经过期了。过期的调料,过期的小孩零食,过期的日用品……因为过期,所以只得扔掉。
其实那么多过期的东西,并不是一次买的,而是日积月累堆起来的。
每次到街上去,看到家里需要的东西,都会顺手买一些,只是买的时候,忘了家里还有;等到家里的用完了之后,却又忘了曾经买的有,只好再去买新的。
就这样,同样的东西买了无数次,家里用不上的东西依旧越积越多。
本是未雨绸缪,怎知最后都是多余的负累。
02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总爱用买买买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我不知道这个说法对别人是否适用,但对我来说确实是如此。
因为自身学历低,知识匮乏,所以每次看到哪儿有书店,都会忍不住走进去,认认真真挑选几本。
只是很遗憾,自己辛辛苦苦买来的书,很多都只是粗略浏览了一下,并没有认真读过。
每次看到自己买来却没有读过的书的时候,我都会不由自主想起那句“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至理名言。
于是,虽然买了很多书,但是自身提高始终有限,我依旧是干啥啥不成,吃啥啥没够的那一个。
父亲一直告诫我说,人要立长志,不能常立志。我也经常用这句话教育我的学生,只是很可惜,很多时候连我自己都没做到,比如认真读完自己所买的书。
虽然有很多书都没有读过,但每次看到喜欢的书的时候,也会忍不住见猎心喜再次买下来。
就这样,自己抽屉的书越来越多,可是认真读过的并没有几本。
正如一位朋友所说,别人买书是为了增长知识,而我买书,却只是为了装点门面。让每一个走进房间的人会有一种走进读书人家里的错觉。
等到哪天搬家的时候,那些买来的书,都会让我头疼,扔掉舍不得,带走又太费劲。
03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想拥有的比别人多一些。
少年时,总希望在兄弟姐妹当中,父母能偏爱自己一些。
读书后,我们也希望老师能多关注自己一些,似乎那些多出来的关注,会让自己产生高人一等的快感,到达人生的高潮。
待到成年后,我们想要得到的就会更多——
想要成为人群的核心,想要拥有自己的话语权,想要得到领导的认可,想要得到男神女神的青睐,想要……
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忘了,那些我们想要的东西,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我们所必须的;而且,因为自身能力的原因,很多东西并不是我们所能得到的,勉强为之的过程,会耗尽我们更多的心力。
等到最后我们才发现,那些额外的付出,并没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改变,相反,那些刻意得到的事物,反倒成了我们生活的负累。
最最要命的是,我们之所以想要得到那么多,并不是自己真的需要,而是看着别人也有,所以认为自己也应该有。其实,这跟大妈们在超市打折时抢购东西的心态是一样的。
一旦别人得到了,我们没有得到,我们就会怨天尤人,搞得自己很不开心,也让身边的人很不开心。
可是真正得到以后,才发现这些东西,对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大用处,相反,正是因为他们,我们失去了更多的快乐。
04
其实这些,都源自我们内心的贪念,是人就有贪念。
有人贪钱,为了获取金钱不惜一切,一切可以得利者,皆可拿来交换,所以也就有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俗语。
有人贪权,为了所谓的权势不惜出卖自己的尊严,或者损人利己,只是为了献媚邀功,让自己得到一定的权势。
有人贪色,见了美女就走不动道,或豪掷千金耗银万两,或死皮赖脸死缠烂打,只为博得红颜一笑。
有人贪名,相比世间万物,他最为在意的就是自己的羽毛,为了羽毛的好看,牺牲再多也在所不惜。
当然,还有另外一群人,他们本没有多大贪恋,只是看着别人拥有了,觉得自己也该拥有。
于是,我们很多人,为了自己内心的贪恋,奔波于万丈红尘当中。
只是大家都忘了:黄金万两,一日不过三餐;广厦千间,夜眠不过六尺。
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一切,最终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过都是人生多余的负累罢了。
没有那些多余的负累,也许我们反倒活得更加开心一些——
小时候,在那个物质极其贫瘠的年代,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反倒特别快乐;而现在,我们拥有的更多了,可我们的快乐却消失了。
因为那时候,我们拥有的少,我们的思虑也就少得多。
05
其实,我们都一样,内心都住着属于自己的魔。
不同的是,有人内心的魔强大,有人内心的魔弱小;有人为达目的损人利己,有人毫无目的人云亦云。
一位朋友说,明白自己的状况,从而进一步明白什么是自己最想要的,再进一步努力,我们的人生就会多了很多快乐。
我想,这句话很有道理。
去超市买东西之前,先看看自己家里有什么,自然也就明白了自己需要买什么,自然就不会买来多余的东西,到了年终时,也就会少扔掉很多东西。
对我来说,先把自己已经有的书读完,认真分析自己的短板,开出专属于自己的书单,然后按图索骥去买书,书的价值也就更大了。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明白最想要的是什么,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看见别人拥有某样东西的时候,就不会羡慕,更不会跟风去强求,不仅能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得更好更精致,而且也会轻松得多。
红尘纷扰,坚守本心,少些多余的欲求,就这样轻装上阵,一切都会好得多。
至少可以少做很多的无用功,避免重复的劳作。
至于其它,少些捡漏的心态,不贪便宜,就不会如此的劳心劳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