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师,我会比任何人都心思细腻,能够比较容易在课堂上捕捉到学生的微末变化,透过这些微末变化,看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是和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也正是通过这些对话,看到了一个个不同的,有趣的,各异的生命,而我的教学反思里都是一个个有趣的生命故事。
我最想说的是在给学生上认识自我的主题时的经典活动——画自画像,因为这是通过绘画这种投射技术,能够降低学生的心理防御,让学生把自己的潜意识展现出来,所以,我在这个过程中,会特别留意一些细节。一般,我会在每个班都拍一些自画像,一来积累素材,通过这些素材了解现在的孩子们,毕竟我们是有代沟的,通过自画像能够更加真实、深入地了解他们;二来能够从中发现一些需要关注的孩子,比如抑郁的,内心混乱的等等,在有限的时间给予力所能及的干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果的。
我给大家讲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干预成功的例子。那是在这一届7班上心理课,指导学生写自画像含义的时候,走到第一排,发现一个女生写的内容,全是“没有意思"字眼,让我忍不住驻足看她。
刚刚拿起她的学案纸,轻声地念了一下她写的内容,谁知道她竟然趴在桌子上哭了,没有声音,只是啜注,我便稍微弯下腰,用手抚着她的背,说“你这几句都是关于有意思没意思的,似乎没有写出你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想表达你很悲观的样子?"她连忙点头!头也略微抬起来一点,我又赶紧说,其实你把那个悲观的感觉说出来就很好,那还有没有别的词可以表达你的特点。
其实后来我才发现,她这幅画上写着“悲观的我"四个字,只不过我当时没有注意到。我说完以后也不敢多做停留,怕勾起她更多的情绪,去看别的学生了。之后,快下课时,我又不由自主的走到她的身边,尝试着是否能够拍一下?既看看她现在的状态,又想把她的作品留个影像,主要是留下她的名字,但又不会被她太过介意。我在上课期间是会留意发现特别需要关注的学生的,看似画自画像,却类似一场心理体检,我会记录他们的情况和名字,有机会的话了解更全面的信息,如她的其他表现,家庭情况,成长状况等等,在需要给她提供帮助时做参考。
没想到她不仅写了含义,而且写了三条:“伤心""悲观"“从来都不知道什么是爱“,出乎意料的是她竟然比较爽快地答应让我拍照,当然,出于对隐私的保护,也为了让她放心,我没有展示她的名字。
我问了她两个问题,一是“哪个是你",一是"眼里的是光吗?"对于自画像里画了好几个物品的,可以用"哪一个"来明确。当得知云朵代表她时,我便在云朵中寻找可以关注的体现正能量的地方,希望可以让她不至于完全悲观,结果发现云朵眼睛里有三个小圆圈,看起来水灵灵,闪耀着光的样子,所以,她听到了之后,眼里确实泛着光,略有所思......
不得不说,画自画像这种投射法,的确是可以以不受防备的状态,引发对自我潜意识的探索,从而认识“内心的我”,又通过交流和质疑,增加彼此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促进对自己缺点的发现,比如一个画小鱼的男生,在别人的问题“小鱼的尾巴能支撑得起它在水里游动的庞大身体吗?"提出后,陷入了思考。
当然,我的故事里不光是令我担心的,也有些是让我感动的。比如一个6班的画着保温杯的自画像,含义部分写得非常好:"①我内心是个很友好,很温暖的人,只要你给我一点好,我就会铭记在心里。②别人从外表上来看我,一定看不到我真正的内心,只有你去用心和我交流,才能看到我真正的样子。③从外表看我很冷漠,但是我的内心却完全相反"。她对自己的认识很到位,解释得很用心。
当时,她所在的讨论小组还没给她质疑,似乎没什么问题可问。我便试着问"你保温杯里的水有多少度?"她很认真的写下问题后开始回答,我想也许是温水,但她的回答是“烫的",关于烫的,又继续问她为什么?她说这体现滚烫的内心,同桌追问"会烫嘴吗?"她似乎略迟疑,陷入思考。也许她只关注了内心,却忘了嘴巴的感受吧!
再比如,一个现在上八年级的男孩子,这个孩子坐在第一排,个子小小的,皮肤不白,但眼神很专注,似乎随时都在思考问题。他毛遂自荐上台展示,先讲了自画像的含义,即我要像一只老鹰,飞到世界最高处,正像我们学习一样,开始羽翼还不丰满,那时还小,没有什么经验,但我会坚持飞往世界最高处的梦想。虽然他个子不大,但声音铿锵有力,表明了他坚定的梦想不可动摇。
接下来同学们对他的质疑过程,让我再次看到了他对梦想的执着。
第一个问题:这只老鹰往哪儿飞?他很快很坚定地说"最高处"。
第二个问题:它怎么没有羽毛?(因为他还小,羽翼还不丰满。)
第三个问题:飞到最高处要方便怎么办?(这个问题难到他了,他标了个小三角,并且说要思考一下)也许只把目光盯在目标上,而没有考虑细节,而这些细节是生活的真实,是绕不过的柴米油盐,锅碗瓢盆!
第四个问题:在哪里飞?(雪山之上)还征循一下我,雪山有吗?雪山上有老鹰吗?他很严密,不懂的知识会及时验证。
第五个问题:一直飞还是会停?(会停,好比挫折时,就是休整的时候,然后更好的飞)把挫折当作休整机会,既好又略让人担心,一个只知道奋进,不会主动休整,会享受不到路边的风景。有些时候,实现目标本身是重要的,但实现的过程更值得关注,如此方能体验到生活的幸福。
第六个问题:目的地点哪里?这个问题他要思考,一个没有目的地的飞行略显盲目,希望他可以尽快明确目的地。
第七个问题:半路受伤了怎么办?这个问题又引起了他的深思!
第八个问题:为什么毛没长全就高飞?这个回答得很干脆,想也生长边飞翔,积累经验。
当他回答完,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回到座位上之时,我的心却不敢放松,对他略有担心,因为他凝重的不苟言笑的表情,可是他一坐到座位上,和同桌一说便笑容满面,我的心瞬间就放下了。他是严肃有度,活泼有时,而且陆续有男生女生去和他说话,我之前的担心烟消云散了!后来才知道,他是全班第一名。
……
诸如此类的生命故事,在我的心理课堂上经常上演,在我的公众号里也有很多,我也乐此不疲,用手机和键盘记录着这一个个的故事,既结识了一个个生命,也丰富了我的生命,成了我生命的宝贵财富,每每回看,往事一幕幕便会浮现在脑海,同时也会我自己暗暗竖起大拇指,庆幸自己的用心结识到了不同的生命,得以以这种方式片刻地参与了他们的生命故事。(249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