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生命
“教育生命”一词,是张文质老师在这本书的封面的上一句话,从张老师的书中我也思考了自己的教育生命。这本书我是第二次阅读,有些篇章可能是三次甚至是多次了。每读一次都有着不同的感受和体会。也对我的教育导向有着不同的效果。今天主要说一说在文质老师的这本书里面的后记中出现的几个句子,让我我感触很深刻。
一、 学无止境
张老师在文中说到:学习的周期是相当漫长的,有时可能会延续一生。对于这种终生的学习想法。其实在我们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这种理念,但是却很少人去真正实践到生活中去,大部分人都是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就慢慢的丢失了这种习惯。我时常对我自己的学生谈我的职业认识,我给他们说其实我一开始选择师范的时候。并没有多大的抱负和理想,也谈不上什么奉献自己的想法,我只是单纯的认为只有教师这个职业才是唯一可以天天和知识打交道的职业。能天天拿着笔写写画画的职业,在我读书的时候我没有什么职业规划,我只是想着拿了那么多年的笔,一旦失去了我不知道该何处何从。我从未想到过一旦失去了它将会是一种怎样的结局。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使劲的读书,最后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在踏入师范的第一天看到校门后的石碑山刻着几个红色的大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那时候还不理解这几个字的真正含义,现在回想起才知道这几个字所承担的分量。
张老师说的很对,学习是要延续一生的。特别是我们作为教师的,只要我们还在教师岗位一日我们的学识就需要源源不断的进行补充。所以学习是我们终生奉行的事,也是我们的职业本分。
二、 学习思考
“渐渐的把书读慢,要深入地阅读,反复地阅读,可以读的再慢一点,想得更多一点,想得更周全一点。”而我还给自己加了一点,就是把书读薄一点。所以这里的学习思考我理解为两种含义——学习要思考,学习不思考的这种学习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就像我中学背单词一样,我记得那时候不管多难的单词,每次要听写的时候,我都只需要5分钟就可以记下一个单元的单词。而且是百分百的正确率,所以我的英语成绩应该都要归功于我的记忆力吧。但是这种临时的记忆是不长久的,更没有多大的意义。导致我现在对于英文处于一种无法描述的局面,我认识他,也会读他,可是就是不会写他。这都是年轻时候埋下的祸根,在今日得到了印证。这便是学习不思考的后果,而今日在我们的孩子之间也时常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我们说的不过脑子,听一遍就结束了并没有引起自己的思考。所以现在我大力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真正的将知识进行内化吸收。
我理解的第二个方面的含义就是学习和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的方法。一味地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地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山建塔,一无所得。因此学习一定要结合我们的思考去践行去做到知行合一。
深入地去阅读学习才是我们学习的方式,有些书是需要多次去阅读的。甚至有些书需要一辈子不断的去阅读去实践。至少对于我的书籍是这样。我所阅读的每本书籍至少都会进行两次的阅读。我总是觉得只有读第二遍的时候才越深刻,才能对文本的精髓理解的越透彻。而在不同时期所阅读的感悟也是不一样的。现在领读书夏老师又将《教师的使命》读出了新的高度,每天一段声情并茂的朗读。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共情吧。从她们各自的声音中领会到了不同角度的感悟。这也许就是思想的碰撞与交织吧!
三、 学习自我
张老师在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说到:我们要不断的成为自己,最后才能成为一个更像样的人。我想这句话不只是张老师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对我们每一个人提出的希望。无论我们接受怎样的知识理论;无论我们是向位大家靠齐。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只有不断的学习提升才能独善其身。才能成为最美好的自己。
最后借用张文质老师在书本的最文首的代序中的几句话与大家共勉:“相信命运的人,命运领着你走,不相信命运的人,命运推着你走。”“我明白人成为人的各种不易,继续生活,就是不断深化自己的承担与担当。人是难的,困难而活着也就是为了不止息的思索,寻找生命的依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