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头条旅行·在路上
李军:大明宫其实就是一部大唐史

李军:大明宫其实就是一部大唐史

作者: cc03f1947a22 | 来源:发表于2019-04-23 17:34 被阅读70次

去过三次大明宫遗址公园,可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总是觉得有些意犹未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生长在曾经是大唐盛世的土地上的缘故,我一直很喜欢大唐的那段历史。不管是开始的悄悄演变,还是后来的玄武门惨案,就是贞观之治,还有开元盛世,不论是辉煌还是酸楚,不论是文化还是故事,我怎么都觉得大唐的一切似乎最能体现生命的意志,最能体现生命的某种渴望。大明宫遗址我知道的很早了,因为它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文物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呢。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带我去过一回。不过当时那里给我的印象就是田野,除了一座很小的碑楼之外,几乎什么都看不到。

现在不一样了,记得从2010年开始,我就在媒体上看到了大明宫开始修建遗址公园。记得搞文物的朋友曾经对我说过,现在文物的利用价值不高,文物既要保护,更要利用才对。我想打造大明宫遗址公园大概就是为了体现这样的思想和主题。对外开放的时候我没有去过,当时我听说游人很多。直到去年休年假的时候,我才想到了大明宫遗址公园。好在我小住的地方距离那里不远,坐公交车也就四站的路程。第一次去赶上夏天,我没想到大明宫遗址公园会那么大。当时是酷暑,太阳火辣辣的,我只走了半圈就觉得自己已经力不从心了。那一次我几乎什么都没有感受到,记住的就是自己中暑了,晚上高烧不止,头疼的就想要裂开一般。

有了夏天那一回的刻骨铭心,今年冬天我去了大明宫遗址公园,可不知道为什么,走了一圈还是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可我知道,大明宫对于大唐来说,那就是一段历史。不管是大唐辉煌的时候,还是大唐衰落的时候,大明宫的故事都会令人难以忘怀。昨晚就想好了今天再去大明宫遗址公园。因为最近出门带着治疗,带着恢复末梢神经的任务,所以出发的时候,我就把自己的行囊装的鼓鼓的。连水都是从家带的。尽管如今旅游的地方纯净水比比皆是。但是我觉得今天去,我得好好的感悟,不是要看眼前的大明宫遗址公园,而是想从那些历史的遗迹中寻觅大唐留给我们的生命启迪。

也许是有了前几次的经验,这回我是驾车去的。把车子停泊在停车场里,背上行囊我就走进了大明宫遗址公园。我能感觉到当年大明宫的气魄,也能感觉到大唐盛世时候那种荣耀。有人说,大唐留给我们的记忆实在是太多了。其实让我说,大唐留下的精神理念恐怕到今天我们也还不能完全的认知,还不能完全的去吸收。平日我们喜欢说隋唐,这是因为大唐就是从隋朝那里接过来的。我当年读隋唐历史的时候,就有一种隐隐的感觉,觉得隋唐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很难断代的。尽管李渊后来被李世民奉为皇帝,我们也觉得大唐的历史就该从李渊时代开始。

不过李渊大概没有福气住在大明宫里的。但是作为我们认为最有成就的皇帝李世民,不知道为什么,每每想起他,我就想起了那场惨无人道的玄武门兵变。当然了,历史总是由后人进行评说的。当李世民把利剑刺向自己的同胞兄弟的时候,我想人性的伦理观就已经不存在了。尽管后来史学家做了多种角度的诠释,但在我的心里觉得,李世民一生大概都不会从生命的这种污点中走出来的。尽管他当了皇帝,治国算是一位称之的皇帝。可是作为生命本真的存在,从一开始他就毁灭了这一切。

走进大明宫遗址,很奇怪,我想李世民想的很少。尽管我知道大明宫的历史严格意义上说就是从李世民就开始了。大唐的两次复兴,李世民就占了一次。我们说到李世民的时候,总是不会忘记他的贞观之治。是的,李世民做皇帝的时候,大唐正处在百废待兴的时候,大唐当时很困难。所以我一直觉得李世民算是一位真正马背上的英雄。当然了,李世民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名言,就是到了今天我们也还在用。不过我走进大明宫遗址,首先想到的是当年武则天住在哪里?当时作为李世民的才人的武媚娘到底在干什么。

很遗憾,武媚娘到底在大明宫中住在哪里我没有找到,但是历史告诉我武媚娘当年曾经在大明宫服侍过李世民两载。大概就是这两年的光阴才成就了武则天作为中国唯一的女皇的存在。故事当然很多了,可是现在说起来似乎都没有什么作用了。当年武则天称帝是在神都洛阳的。所以大明宫的历史似乎也有过断裂。不过我现在从大明宫遗址中却没有找到那种断裂的痕迹。现在我们很多人好奇的在追寻当年作为太子的李治到底是怎么就勾搭上武则天?其实我们用平常心去想,那大概和我们今天的那些世纪之恋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我走在大明宫遗址公园,我首先觉得我们的考古学家太不容易了。如此大的面积,如此结构复杂的宫殿,就是我们的考古专家们用刷子一下一下的刷出来的。一千多年前的故事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大多就是土基,但是就是那些土基同样能给人们的心灵带来震撼。我看到一处遗迹,说是当年皇宫里的马球场。我们知道,在大唐盛世的时候,马球比赛很盛行。看到边上的说明,当时为了建设马球场,场地是用黄土和民众吃的食用油参和起来用夯来打造的。说这样下再大的雨,场地都会是没水的。到底是不是这样,现在大概也没有人去做这样的实验了。不过作为一种历史的说法,倒也能勾起人们对当年大唐的那种奢侈心存好奇和念想。

我看到当年皇帝洗澡的地方边上修建了庞大的暖房。也有说到了冬天,皇帝和他的女人大多的时候就住在暖房里。看来大唐的皇帝很注重卫生,很喜欢洗澡。因为我在骊山脚下也看到了当年皇家的温泉浴室。我常在想,一个喜欢水的王朝,他们的思维,他们的修行,还有他们对生命的理解都和温和蜿蜒的水一样,看似绵绵柔情,其实它也体现了一种滴水穿石的力量。我们的历史常说李治的无能,正是因为李治的无能才造就了武则天的不可一世。其实历史是不容我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志进行诠释的。看看大明宫就能想象的出来,当年的李治能当太子,绝对不是偶然,李治也绝对不是酒囊饭袋。

人这一生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也许武则天就是因为有过两年大明宫生活的经历。也许她的爱情就是从大明宫后宫认识李治才开始的。作为皇帝,我们平说过太多的武则天了。但是作为女人我们总是喜欢猎奇,总是喜欢把大唐那种对生命开放的理解都强加给武则天个人的修为。显然太不公平了。我们说到大唐,总是喜欢把那些好事者喜欢听的东西给无形的放大。就在前几日,我还在网上看到有人写大唐的开放到底折射出生命的什么。我当时读了心里很不舒服。我觉得像那样的文字,腾讯才应该坚决的让它成为敏感词汇。可是腾讯没有,看来腾讯也知道,大唐毕竟距离我们一千多年了,大唐发生了什么和今天又有何干。

不假,在大唐我们的确看到了很多似乎有悖伦理的事情。先是李治借用自己是太子,可以随便出入后宫,不知道怎么就和武则天有了眉来眼去。要知道,按照现在的辈分来说,武则天算是李治的后妈。可是就这样的一种关系,也没能阻挡住李治和武则天的天地之爱。武则天最后成了李治的皇后。我说过的,武则天一生都在爱恋着李治,不管作为皇帝她做过什么有悖女人的事情。但是她爱李治的心从来没有改变过。看看乾陵什么都会明白。自己给丈夫写了功德碑,给自己留下的却是无字碑。选了一座像是自己躺着的山峦,其实那就是想让丈夫永远看着她婀娜的身姿。

我一直觉得,大唐的爱其实是超越社会庸俗的爱。还有李隆基和杨玉环。大家知道,杨玉环其实就是李隆基儿子李瑁的妻子。可是李隆基看上了,我想大概杨玉环也有同样的心理感应。要不然历史上怎么会演义出现在让大家都耿耿于怀的千古绝爱。为什么白居易的《长恨歌》会流芳百世。有时候我想是不是上苍就是这样的捉弄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李世民的坐在贞观之治解救了大唐初期于水火之中。可是他却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同胞弟兄。而且还是逼着自己父亲让位于他。就是这样的皇帝,他却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真理。

还有武则天,要是按照现在的逻辑关系,一个不守妇道的女人,她最后却能叱咤风云,却能为大唐的延续创造奇迹。还有李隆基,霸占了自己的儿媳,最后却开创了大唐盛世。其实李隆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我们说大唐,看起来说的是遗憾,其实真正留给我们的却是一笔没有第二的精神财富。我常想,一个看起来似乎存在都没有道理的社会,用着让大家都不能接受的生命理念,却把一个封建王朝推向了极致,把一个封建朝代延续了三百年。要知道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能够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朝代仅仅只有三个。我们不能不说这也是凤毛麟角。

看来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开发也是颇费了一番脑筋的。我这次去几乎就是按照大明宫的中轴线行进,一圈大明宫,我几乎读完了大唐的整个历史。特别是最后看到艺术家们创作的大唐倾覆时的那种悲壮,真的让人一下回到了光阴无情的思维之中……

不过还好,我在大明宫遗址公园还看到了李白杜甫,看到了李贺白居易……,看到了很多留在历史上不朽文化名人。我在想,大唐留下的历史也许就是让我们从这些文化巨匠的作为中得到安慰,得到启迪和升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军:大明宫其实就是一部大唐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rb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