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6岁女儿给我上了一堂心理学课晚上读完书,我的女儿妍妍拉着我和她玩游戏。
她拿了一个玩具——弹力“小手掌”,摇来摇去,让我用拳去打这个“小手掌”,我积极配合。我进攻、她躲闪,玩得非常开心。
突然,弹力绳一下断了,玩具“小手掌”不见了……妍妍没有找到。这时,妈妈喊她去洗脸刷牙。
“爸爸,你快帮我找找。”妍妍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
我在卧室里找了一圈,也真奇怪,哪都没有。
过了一会,妍妍出来了,问我:“爸爸,你找到了吗?”
“我没找着,你自己再找找吧。”
“不行,你得帮我找。”说完,她快步走到卧室的装饰墙边,摘下一枚粉色的心形粘贴,放到我的手里,说:“爸爸,这个粘贴你先拿着。如果你找到了,这个就送给你;如果找不到,你得把它还给我。”
我一下愣了,不仅因为墙上的这些粘贴都是她最喜欢的,更重要的,她这是在对我使用激励“套路”啊。
“到明天早上,如果你能找到,这个粘贴就不用还给我了。”妍妍还给我设置了期限,说完,她又回卫生间洗澡去了。
(二)
拿着这个漂亮的粘贴,我心里乐开了花。
先发给别人奖励,但奖励的前提是要完成任务,如果到期完不成,就会收回奖励。人们出于“损失厌恶”的心理作用,就会加倍努力去达成目标,以免到手的奖励被收回。
这可是心理学上的著名理论啊,被广泛应用在管理学和商业领域中。
我是积极心理学的钻研者和推广者,但今天,却被我6岁的女儿,一个连心理学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姑娘,上了一堂心理学的实践课。
当然,我收获巨大,感慨良多。
6岁女儿给我上了一堂心理学课(三)
不过,尽管如此,我还是没有找到妍妍的玩具“小手掌”。
妍妍洗完澡回到卧室,说:“爸爸,最晚是明天早上,你要是找不到,就把粘贴还给我。”
妍妍的话进一步刺激了我的“损失厌恶”心理,我起身正想再去找时,妍妍突然叫了起来:
“啊,我找到了。我的妈啊,它就在我眼皮底下呢!”
原来,“小手掌”掉在床上了,但它的颜色和床单的颜色非常接近,所以才没有被发现。
我们一顿欣喜之后,妍妍还没忘了粘贴的事:“爸爸,你得还给我,是我自己找到的。”
……
诚信为本,这是人类合作共赢的前提,我当然要遵守了。我把这枚象征着“激励”的粘贴,认真地粘回到墙上它原来的位置。
我的老师——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赵昱鲲先生,在他的《自主教养》一书中说:养育的过程,就是父母自我完善的过程;养育的本质,就是与孩子共同成长。
那么,我的女儿,Let’s g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