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飞鸟集•作业本
无声的悲泣|读沈从文《三三》

无声的悲泣|读沈从文《三三》

作者: 繁星满天fx | 来源:发表于2023-03-22 22:25 被阅读0次

去年,读过沈从文先生的名篇《边城》,其语言之清新,故事之急缓,让人见识了名家作品的魅力。近日,看到卓老师写作群里的朋友们争读沈先生的短篇《三三》并纷纷写下读后感,我禁不住好奇,亦不甘长期做一个落后分子。“这周读完三三。”我在伯乐的作业评论区夸下海口,其实是不想让自己有退路,结果还是晚读了几天。

如果说“边城”是漫漫长夜里无声啜泣的悲剧,我想“三三”也是一个类似的悲剧,只是这悲泣更短暂,静默和悄无无息。

桃花源记处,杨家碾坊里,三三和母亲相依为命。寂静的山湾生活,被一个来访的白面书生扰乱了。此人来自城里,兜转乡间养病。

“不许钓鱼,这鱼是有主人的!”三三远远地说。

“谁说溪里的鱼也有主人?难道溪里活水也可养鱼吗?”白面书生带着几分调侃说。

这是他们初见时的对话,简单直白,不见一分温柔。

“要多少金子把多少金子。”书生纠正道。(管事先生提到要从三三家买鸡蛋给书生补养身子,要多少钱给多少钱。)

三三带着愠怒,说:“可是我不卖给你,不想你的钱,你搬你家大块金子来到场上去买吧。”

二见书生,三三自然耍着自己的小性子,一个可爱、单纯、率真,不为世俗沾染的纯粹形象跃然纸上。

……

最末一次,三三和母亲提着蛋篮子想去看望书生。总爷家门口,却探得书生死了的消息。三三脸白白的拉着妈妈的衣角,俩人失魂落魄地走回溪边碾坊。

一个城里人,一个乡下人,原本是平行线上遥遥相对的两个小点,却因母亲和三三的一点儿小幻想(当然也有来自书生的主动和暗示),通过钓鱼、送鸡蛋等你来我往,平行线上的一个小点在梦里渐渐看清那一张现实里念念不忘的脸。然而,是梦就有醒来的一天。书生去了,三三和母亲就像一竿子被打醒的溪里的鱼儿,不得不从寨子总家游回依然熟悉的山湾碾坊。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你不去城里,我也不去城里。城里天生是为城里人预备的,我们自然有我们的碾坊,不会离开。”正如母亲对三三说过的话,或许她们的灵魂更适合停留在朴素的地方。

朦胧的情愫和爱意,渐至清晰,却最终被扼杀在摇篮里。这淡淡的情意,不免让人哀伤、怅惋,如无弦之箭或无箭之弓,无处安放了。

相关文章

  • 沈从文《三三》读后感

    沈从文《三三》读后感 三三是我非常喜欢的文学人物形象之一。 沈从文笔下的三三,天真可爱,认真俏皮。沈从文...

  • 我读沈从文的《三三》

    初读沈从文的作品,便是《三三》。 最喜欢结尾部分: 三三说:“娘,我在看虾米呢。”“来把鸡蛋放到坛子里去,虾米在溪...

  • 读沈从文的《三三》有感

    早上一家人一起出门,先送了孩子去上学,再送了老公上班,然后,我又翘班溜回家来。 一心想着前两日卓老师布置的作业,我...

  • 三三(7) | 沈从文

    那个管事先生装作正经人样子说:“我们是来买鸡蛋的,要多少钱把多少钱。” 那个城里人,也象唱戏小生那么把手一扬,就说...

  • 三三(3) | 沈从文

    这个夏天,母女两人一吃了晚饭,不到黄昏,总常常过堡子里一个人家去,陪一个将远嫁的姑娘谈天,听一个从小寨来的人...

  • 三三(8) | 沈从文

    听到那个人请自己坐下,听到那个人同母亲说那天在溪边见到自己的情形,三三眼望到另一边,傍到母亲身旁,一句话不说,巴不...

  • 读书|沈从文《三三》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1.概说 这两天总刷到《三三》的读后感,先是眼睛痒,就去看了一遍书,看完后手...

  • 读书|三三

    周末读了沈从文的短篇小说《三三》,感觉三三形象和翠翠很像,是个具有真善美的情窦初开的湘西小姑娘。 三三在家门口遇见...

  • 沈从文《三三》小感

    1925年,废名《竹林的故事》出版,清新脱俗。此时沈从文尚且初涉文坛,只是发表了几篇散文和小说的新作者,他对此甚为...

  • 沈从文:你的张兆和不是翠翠,更不是三三

    翠翠住在溪边白塔下,三三住在溪边碾房里; 翠翠有爷爷和大黄狗,三三有母亲和小花猫。 沈从文塑造了翠翠和三三,让他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声的悲泣|读沈从文《三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sm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