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感

作者: 小圆小圆 | 来源:发表于2020-02-03 14:32 被阅读0次

知道莫言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师后,便一直心念着他的书。一口气就看完了他的《蛙》,想把书放回书架,却总觉得还少点什么,我觉得应该写点什么。

感想很乱,好像有又好像没有。

莫言先生的这本书突破了一般的写作方式,将书信与话剧结合。一开始我都分不清,谁是故事里的人,谁是写作的人。读完之后才豁然开朗。

一开始并不能知道“蛙”与书本内容的联系,读到后面会发现,其实书本处处都在写“蛙”,因为“蛙”与“娃”同音,而整本书又无处不写“娃”。从旧社会的无限制生娃到计划生育再到新社会的代孕生娃,用娃贯穿全书,用娃展示了社会的变迁,用娃写出了人们的愚昧和可怜。

我觉得当时的人们挺可怜的,当然,女人更可怜一点。男人认为没有儿子就是断子绝孙,女人觉得生不出孩子就是罪大恶极。他们拼命抵抗计划生育,但超生的孩子还是要流掉,许多女人因此丢掉性命。于是他们谩骂,挣扎,最后陷入痛苦之中。一切都是因为“重男轻女”四个字,他们固守着自以为正确的思想,我只觉得愚昧又可怜。也不知道是谁最先提出这个思想,害苦了那么多人。

王胆,袖珍女孩,为生儿子挺着肚子四处逃窜,最后孩子生下来了,她死了,而那是个女孩。王仁美,偷偷找人取环,怀上二胎,做手术时随孩子一起流走了。小狮子,爱孩子爱到痴狂,自己生不出孩子便取走丈夫的精液找人代孕。姑姑,书中的主要人物。她的手,接生了无数孩子,也扼杀了无数孩子。她不被理解,遭人唾骂,她强悍,毫不留情,她是计划生育实施者的功臣,但她却觉得自己是个罪人。


这本书是写给经历过计划生育和在计划生育年代出生的千千万万人。我没有经历过那样的痛苦,但是我有着和他们不一样的“痛苦”。

我今年十八岁,高二,但是身边的同学大多是十六、十七岁。堂姐曾经告诉我说,当时因为计划生育政策,不得不把我的户口本年龄写小了两岁,导致我不能那么早上学,而我又在幼儿园留了级,于是我就比身边的同学大了整整两岁。

年龄一直是我的敏感,我一直小心翼翼的腋着。我怕被被人说你怎么那么大了,怕因为自己的成熟会与他们格格不入。我的朋友很少,我交往过很多同学,但是我觉得与他们合不来。这曾一度让我很郁闷,为什么自己的朋友那么少?我不懂他们的一些行为举止,也受不了,我总感觉,是自己跟他们比,太成熟了。

我从来没有好好过过生日,甚至是十八岁成年,我还恍惚着,身边的同学才十六岁,我怎么就成年了?脑海倒流从前的时光,平平淡淡,无波无澜,没有什么令自己刻骨铭心、历久难忘的事,我好像什么都还没做,就十八岁了。那种感觉,就像有人偷走了自己的时光,但是却无法抢回来,只能罢手。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有和我一样的感受,不知道是否有人能理解这份感受。

有时候我多希望自己也是十六岁,和身边的同学一样,可以不用那么成熟,不用将一件事考虑那么细致,还可以有大把时间浪费,可以慢慢长大。

可是时间已经偷走了,我能做的,是保护以后的珍贵时光。十八岁,同样也是很好的年纪。我只是不小心走在了别人的前面,不小心就长大了。

虽然有时很不喜欢这个年纪,但是我还是很感谢它。它让我成熟,让我有了一颗细腻、敏感的心,让我不敢浪费时光,这些,对我来说是很珍贵的东西。

希望以后的自己,善良也不十分善良,成熟也不十分成熟,努力长成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大人。

扯远了。

相关文章

  • 《蛙》感

    知道莫言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师后,便一直心念着他的书。一口气就看完了他的《蛙》,想把书放回书架,却总觉...

  • 读后感  | 《蛙》

    这是一本曾经读过的书,这是一本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书,这是一本沉重而忧伤的书。 虽然如今的社会已全面开放二胎政策,...

  • 《蛙》读后感

    踌躇良久才决定提笔写这篇读后感。其实在这之前看的《白夜行》《纳尔奇斯与歌尔得蒙》同样触动着我,我很喜欢,却直接跳过...

  • 《蛙》读后感

    33—5 By 蔷薇花语 这本书描写的背景是六十年代的中国,整部作品以从事妇产科工作五十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

  • 《蛙》观后感

    这几天,看了莫言的这本书。起先我不知道它讲的是什么故事,之前高中有看到过,前几天又在课堂上听老师提起过它,就去图书...

  • 《蛙》读后小感

    一班的语文课代表代表班级在中考前送了两本书给我作为毕业纪念礼物,都是莫言写的小说,一本是《蛙》,一本是《怀抱鲜花的...

  • 《蛙》读后感

    不知道怎么开始,但还是想写一些 最近阅读了莫言先生的《蛙》​,文中作者以乳名万小跑【我好喜欢这个名字】出现,主要写...

  • 《蛙》读后感

    姑姑的好坏,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在曾经的孕妇们眼里,她十恶不赦,可是在那些由她接生出来的娃娃们来看,她就是送...

  • 《蛙》读后感

    齐帆齐微课‖ 第三周主题打卡 读了莫言先生的成名小说《蛙》,我感触很深,先生用细腻的笔墨描绘了八十年代、姑姑为执行...

  • 《蛙》读后感

    前段时间好朋友送我莫言的一本书《蛙》,因为十月底要参加一场考试,所以这几日才看了此书。 对大作者的书,我都是慢慢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蛙》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uh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