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到重庆有三种选择:
高铁:成渝高铁2个小时;
船:20个小时;
长途汽车:4个小时。
我和先生已经报了顺江而下乘邮轮观光,从成都到重庆排除了水上路线;高铁太快,无法仔细观赏沿途的风景;长途汽车成为了我们去重庆的首选。按惯例提前购买了车票,上午10:40上车,大概15:00左右达到。
长途汽车上乘客并不多,我们选择了靠前的位置,前排是个本地的中年妇女,身边还有一个非常精致的背篓,右手边是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身边只有一个小号的双肩包,貌似专门出来旅游的休闲状态。
我们选择乘坐长途汽车就是方便欣赏沿途的风景,拍些照片,可是从汽车启动,前排的中年妇女就操着本地方言和司机聊天,聊到高兴处竟然哈哈大笑,全然不顾半车厢乘客的情绪。虽然心里不情愿,但我也不好说什么,转过脸看右手边的老者,眉头早已皱成了川字,一向喜欢安静的先生被这个女人聒噪得忍无可忍,开始发声了!
先生:聒噪得人心烦,什么素质! 终于忍不住开始制止了。
中年女人:素质?要什么素质?那女人一副我说我有理的架势!
我:行车途中和司机交谈,分享司机的精力,不安全。我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心,不卑不亢,女人竟然没有反抗我。
老先生:谢谢你俩替我说出了我想说的话!
老先生语气平和,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和先生把座位换到了老者的身边。经交谈才知道老者是山东大学的退休教授,已经72岁,喜欢旅行,而且喜欢自由行,每年都应季节而选择路线,已经游遍了大半个中国,这心态,让我们佩服不已。
汽车经过简阳、资阳、资中、内江……沿途山清水秀,景色十分诱人。
达到重庆已经市区已经下午3点钟,简单吃点东西,赶到要入住的酒店——解放碑附近!
解放碑:抗战胜利记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商业步行街中心地带,于1946年10月31日动工,1947年8月落成,是抗战胜利的精神象征,是中国唯一的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纪念碑。
碑通高27.5米,边长2.55米,碑台周围为花圃,总占面积为62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642平方米。该处是重庆市的象征。
雄伟的解放碑,被周围的商业大厦包围着,显得……
重庆这个山城第一天就给我来个下马威!我们提前报了第二天的一日游,团里要求在纪念碑附近的皇家酒店集合,担心第二天早上被动,参观完纪念碑,我和先生前往皇家酒店踩踩点,确定一下具体的位置。明明几百米的位置,导航已经结束了,怎么就找不到具体位置,这地形让我无语,最后还是路人的指点才完成位置认定的。
确定好第二天的集合点后,就在附近的美食街寻找小吃。早就听说重庆小面是一绝,每到一家店,我们每人只要一两面,连续吃了3家面点,才有了一点吃面的感觉。
一日游的游客们集中起来后,大巴车徐徐开动的过程中,导游随着车程的推进,进行专业的讲解,声情并茂,令我们神往。在李子坝乘坐轻轨穿越楼房后,紧接着体验了过江索道,然后驱车去了渣滓洞,再去了白公馆,瞬间,报童“卖报卖报”的画面不时出现在我的眼前,又想到了江姐和小萝卜头……到白公馆的时候,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一片雾蒙蒙的,不想因为白公馆的阴森冷静影响心情,我和先生选择了带在车上,平复在渣滓洞惊诧中的心情。
最后一站去的磁器口!
磁器口:
千年古镇,重庆的缩影。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的磁器口,辖区1.8万人,面积1.5平方公里,古色古香的传统文化历史街区,是人文荟萃、风景优美,独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地貌的旅游胜地,是交通便利、休闲娱乐、重温老重庆旧梦的好去处。
不但地貌复杂,而且还“三多”,庙宇多,名人足迹多,茶馆多。
导游大概讲解后,让游客们自由活动,并规定了集合的地点和时间。我和先生对庙宇不感兴趣,名人也都成了过去时,茶馆是不错的选择,我们去了最具特色的书场茶馆。
书场茶馆,又称艺人茶馆,是品茗欣赏民间艺术的地方,我们选择了其中的说书茶馆。依然还有民国的风范,一边听书,一边磕着盐花生,仿佛穿越回到了那个时代——听一场那个时代的说书,也不枉此行吧!
我们所在的小团是在洪崖洞散场的,那个时候已经华灯初上!
洪崖洞:
原名洪崖门,是古重庆的城门之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沧白路,地处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的滨江地带,兼具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的旅游区,主要景点有吊脚楼、仿古商业街等景观组成。
洪崖洞一共11层,可望吊脚楼群楼观洪雅滴翠,逛山城老街赏巴渝文化,烫山城火锅看两江汇合,品天下美食。形成了“一态、三绝、四街、八景”的经营形态,体现了巴渝文化休闲业态。
我们选了一家老火锅店,品尝传统的重庆老火锅。这里的食材比较新鲜,品种也多,而且放食材的器皿也比较讲究。平常吃火锅的食材都是摆放在桌面上,十分随意,而这里的火锅食材全部放在木制的盒子里,类似于蒸笼,一格套一格。食材上桌的时候,吓我一跳,高高的两摞十分扎眼。邻桌的两个年轻人只点了一摞食材,而我们面前却是两摞——妥妥的吃货!
虽然我和先生都不吃辣子,但我们为了体验重庆老火锅的味道,还是点了微辣的锅底。我们一边品尝,一边自嘲,然后相视而笑。吃货就吃货吧,反正别人也不认识我们,不必在乎别人的眼光,形象已经不重要,大快朵颐——过了这个村,再也没有这个店了!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