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香草微光
与杨绛先生的结缘是在2016年先生逝世的消息开始的,从此先生的大道至简之风成了我的生活标准。
《我们仨》是先生一家三口的回忆录。钱钟书与杨绛留学时生下了宝宝钱瑗,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毅然决定回国。归国后丈夫钱钟书在外地支教,杨绛留在上海照顾家里。当上海被日本人占领后百姓生活极其窘迫,为了养家糊口杨绛利用业余时间写戏剧赚些外快。《称心如意》就是在那时期写成的。钱瑗八岁时杨绛的父亲去世,去世前老爷子曾说过钱瑗有过目不忘的本事。钱钟书的父亲虽对儿子惯于严苛其实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对儿子寄予厚望。在发现了钱瑗的潜质后很是欣慰,曾这样评价过钱瑗:“吾家读书种子也!”钱瑗上学时一直都是学校的“三好学生”被学校推荐加入了共青团,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成了学校的骨干。他们经历“三年困难”期后终于有了一个稳定的住所,就是现在著名的三里河寓所。后来钱钟书病重钱瑗又被查出脊椎癌晚期,杨绛那段时间一个老太太整日奔波于两所医院。钱瑗因治疗无效在1997年3月4日逝世。次年十二月十九日钟书对妻子说:“绛,好好里(即“好好过”)。”就随钱瑗去了,杨绛说这是要让自己留下来“打扫战场”。人生如梦幻泡影她觉得这一生活得充实有意思,他们三个人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他们三个是不同寻常的遇合。”
《我们仨》提到钱钟书夫妇在英国牛津留学时,钱钟书因为要攻读学士学位不能把精力过多用在自己想学的课业上;妻子杨绛因为两人的经济现状成了学校的旁听生,听几门课,去图书馆自自修,时间相对比较自由。可以说当时两人在牛津学习并不称心,但他们没有气馁,将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学校的图书馆没有的书目就去市图书馆,平均不到两周他们就要去一趟。还有书店里的书可在书架前任意翻看、借朋友的书、家里邮寄过来的还有从家里带的,反正不用为书发愁。那段时间两人还学会了烹饪,可时常给自己改善一下生活。
在自己蜕变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学历与能力的困扰,好在目前有份比较稳定的工作给予支撑可以去实现那个更好的自己。就趁这时机先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入手,列书单、开课程短时间给自己集训。将学到的本领用到日常中,比如写作课,学会写拆书稿就可以有效的记录读书笔记;播音课,将原创书稿用声音的方式传播;健身,身体是本钱,舞韵瑜伽刚好是力量与柔美的结合;手作,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方便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将这些用集训的方式进行了解便于日后的纵向深入。紧张的生活工作之余也在积极提高厨艺,民以食为天。
(修改作业 6)与《我们仨》相似的求学经历
网友评论
谢谢老师 o(^o^)o
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