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不爱做作业的孩子说,只要你每天认真完成作业,爸爸就每天都奖励你一样东西!于是,你的孩子就试着去做了。
第一天他顺利做好了作业,结果你奖励了他一块他很喜欢吃的巧克力,他很开心!第二天,他兴高采烈地完成了作业,于是你又奖励了他一台玩具车!第三天,他依然很兴奋地去认真写作业,你又奖励了他一盒乐高积木!到了第四天,你觉得之前奖励的东西有点太贵了,于是降了一点标准,这次奖励一个雪糕,结果孩子好像有点失望;第五天,你奖励了一个橡皮擦,孩子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是做作业有点拖拉…第六天,孩子又开始不想做作业了…
以上的育儿例子,当然是不太正确的(还是要给孩子明确做作业的必要性),当然,在此不做讨论。而从中看出的一个心理学现象是『阿伦森效应』——
人们一般会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的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现象。
其实我们普通人都是这样的:总是会喜欢那些对自己表达的喜爱、赞扬、奖励越来越多的人或事。在开会时,你的领导对你先褒后贬,你可能会比较失落;如果你的领导对你是先贬后褒,那你应该心里会感到很开心(比如领导说“小周你的业务能力还不够精湛,需要多多学习!当然,我看到你具备很好的潜力,态度很认真,值得发扬,继续努力!”)
在商业上,“阿伦森效应”也是值得被注意的。当你给予顾客的消费行为激励是从小开始时,例如初次消费返现2元,提示顾客“下次消费可返现3元”,那就会激励顾客进行下一次的消费。如果你给顾客的初次消费奖励是10元,第二次给的是消费奖励是8元,到第三次时你给的是3元,那顾客有可能就会问你:“上次不是优惠了8元吗?这次怎么只有3元?怎么越来越少了?”
还有一个有趣且实用的案例:当水果店的老板給顾客称水果时,如果顾客想要两斤荔枝,老板第一把总是抓少于两斤的量放上秤,然后再一点一点地往上添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顾客感觉更开心!如果老板抓一把后发现超过两斤了,再一点一点地拿走,顾客会不会心里不舒服?仔细品品,就会发水果店老板也是在运用“阿伦森效应”,即顾客更喜欢“先抑后扬”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