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开始工作时,需要发邮件要求投资者书面回复一些问题并回传相关资料,以《关于XX项目的通知》发送了邮件,虽又有电话通知,但收到回复非常少。后来,领导把邮件标题改成《关于投资XX需提交的法律文件》,很快就收到大部分投资者的回复及资料。有些投资者后来说,他们平时很忙,一般先看邮件标题,如果觉得没什么重要事情,就粗略一看,忽略也就正常。后来看到是XX项目需要的法律文件,关乎投资利益,当然也就细看。
同一个邮件,只换了标题,却换来了非常大的结果。清晰明了,想对方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出发,吸引对方的目光,自然能让人继续认真看下去。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需要问问题,向别人提要求。要求的提法不同,换来的结果也不同。但如何提要求?《别输在不敢提要求上》一书为我们解答了问题。
书中有3个诀窍,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1 为请求起名
取名字不只是为了称呼“请求”,而是能在思想上将它与本人分开,以求更加客观的思考。这样即使请求被否定,但你可以这样想,否定的是这件事,而非你这个人。这样一来,就不会因为被拒绝而过于情绪激动。
2 请求的时机
大家都知道,提问题,时机非常重要。大部分人都不会选择在老板生气时提出请假申请,因为这样通常会被拒绝,而在老板高兴时提,则成功率比较高。所以,时机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掌握最佳时机呢?作者列了三个问题,把三个问题搞清楚,就基本知道你的最佳时机在何时:
1)我想清楚要怎么说了吗?
2)如果现在不问,那么究竟在哪个时间点我可以提出这个要求?
3)往后拖对请求的成功率有没有影响?
3 考虑对方利益
如同开头的例子,提要求时,不能只顾着自己,一定要记住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利益,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学会根据对方的需求适当调整目标。
这时,我们需要思考:
1)同意我的请求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2)我怎样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的需求也被考虑到了?
无论是想要某个生日礼物,还是想升职加薪,敢于提出来,学会提要求,才有可能实现。运用上述几个方法,克服紧张和胆怯,巧妙地提出要求,将更有可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网友评论
优点:001 开头引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请求应该考虑对方的需求,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考虑。从而引出文章主题,如何更好地提要求。
002 文章从三个方面起名、时机、双赢,具体叙述了如何更好的让请求落地。并给出了在不同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如何把握。
003 文章结尾,总结全文在方法的基础上,又给出了心态上所需要做的改变。改进:001 但收到回复非常少——但收到的回复非常少。
002 给些具体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