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怀有故乡情怀,即便外面的世界绚丽多彩,也依然渴望回到故乡看看。
在他人眼中,自己的故乡可能贫穷落后、破败不堪,毫无发展潜力,甚至多年后已荒无人烟。但大多数人还是希望有时间能回去看看。
与故乡情怀相似的,恐怕便是母校情怀了。可惜的是,我的母校情怀一直萦绕心头。
上小学时,有几位已经毕业的大哥哥大姐姐曾回到小学。当时我正在上课,看到他们笑着走进校园(校园很小,类似农家小院),心中满是羡慕。
那时我坐在教室里,常常幻想自己能像电视剧里的孙悟空一样变成蜜蜂飞出教室,到外面玩耍,那该多好、多自由啊。
而返校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虽然没有变成蜜蜂,却能在我们上课期间自由地在学校附近活动,这也让我非常羡慕。
我暗自下定决心,等小学毕业后,一定要找时间回来,让比我小的弟弟妹妹们也好好羡慕一下我的自由。
然而,当我小学毕业上了初中后,每次都要徒步二十多里路从学校回家。要么村里的小学已经放学,要么我自己也想在家帮父母干点农活,一直没有时间回小学母校炫耀。
几年后,政府出资将小学的土坯房改建成了三间砖瓦房。路过学校时,我感觉曾经的母校已经变了模样,不再是我记忆中的母校。对小学母校的情感只能默默留在内心了。
说来也巧,我初中母校在我毕业那年也迁到了新址,新建的是一栋三层楼房,由一位大城市的富豪捐资建造。我们毕业那年,施工队正在建设,工人们就住在我们上学的校园一角。
等我初中毕业后,下一届学弟学妹们都搬到了新校舍。老校舍据说被乡政府改作他用。
由于初中学校离家二十多里,我不能特意跑那么远去看已经搬迁的母校。时至今日,我都没有机会再踏上初中母校的那片土地,不知道当年的一排排砖瓦房是否还在。
我的高中学校是在离家更远的县城,上学时需要乘坐汽车或火车,花费大半天的时间才能到达。学校的校舍也是一排排砖瓦房,不过规模比初中大很多。
毕业后,我同样再没有合适的机会回母校看看。后来听说学校的平房改成了楼房,但新楼房的样子以及是否抹去了原来平房校舍的痕迹,我都没有亲眼见过。
工作以后,每次从外地回家,虽然会路过那个县城,但终究没有经过高中母校。我也曾想过下车去母校附近看看,但由于交通不便,下车后只能住在学校附近,要等到第二天差不多同一时间的车才能回家。
本来回家的日子就不多,不能这样在路上浪费一天。所以,回高中母校看看的愿望,也成了一个看似能够实现却又遥不可及的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