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我带儿子去万达广场看电影。
选的是端午节早场,9.00开始,到达时商场还没开门。我按照指引,把电瓶车推到广场前,习惯性地停在最里面的位置。
原因很简单,外排的“车位”,留给“后来人”。
不过,当我们看完电影又玩耍一遍准备回家时,取车却遇到了困难。
当时已是上午十一点,电瓶车停放处已经放满了车——却只放在外排,把通往里层的出入口都堵上了,小小的入口居然放了三辆大的电动车,而里面一排只有寥寥几辆车。
别说把车推出来,进都进不去了。
我环视一下广场想找运营人员——并没有任何人影,早上进来时明明有四五个人在巡视的。
看着出入口那几辆电动车,我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我只能自己努力去挪那几辆被锁上的电瓶车,推又推不走,搬又搬不动,稍一碰上又警铃大作。靠!我再一次爆了粗口!
最外面一排有几个年轻的男女,或站或坐在几辆电瓶车前聊天,听到我这边的动静,都疑惑地看了我一眼。
他们看我,却并不上前,正当我准备求助时,他们却一个一个从我身边走开了……
最后我是用尽了吃奶的力气,才挪开了两辆电瓶车。等我推着车子出来时,已经连一句骂人的话都没有力气说了。
我能怪谁?
怪那些把车停放在出入口的车主吗?
确实,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
但是,除了道德上谴责几句,还能怎么办?
因为没有规则,不会受到惩罚!所以每个人都会按照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或者说最方便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或者说,有规则(比如出入口不能放车)但是却没有人执行,再好的规则也是一纸空文,如同虚设。
我相信,不光昨天,一直以来出入口都可能被堵上,说不定还会先被堵上,否则最里面一层不至于只有寥寥几辆车,而外面一排却堆积如山!
那么,以后呢,肯定还会被继续堵上。如果没有持续稳定的维护管理,那个停车区肯定还是乱七八糟。
虽然它划定了专属停放区域,围了亮眼的高一米左右的围栏,贴了“有序停放”的标语……然而,只要趋利避害、便于自我的人性不变,喊再多的口号,贴再多的道德标签都没用。
毕竟,放在最外面,进出都是最方便的!
初绽下面的事情还是跟电瓶车有关。
昨天晚上,我们决定去离家5公里的某餐馆去吃南翔小笼,选择的第一交通工具仍是电瓶车,这次是一家三口同坐一辆电瓶车。
按照上海市对于交通工具的管控,每辆电瓶车只能带一个12周岁以下的儿童,我们这样明显是不符合规定的。
尽管违规还是去做——只是因为这样太方便了。
首先坐公交需要转车,还浪费时间;其次打车又太贵了,何况我一坐车就严重晕车;再次,如果一人骑着电瓶车带孩子先去,另一人骑着自行车在后面跟去,真的很不好办,还会耽误后面的行程安排,比如每周五晚上的围棋课。
不过这样上路是有风险的,比如遇到交警会被拦下,训一顿+开罚单。所以,我们就堵不会遇到交警。
不过运气不太好,走到第三个交通灯时就跟警察面基了,那高瘦的警察一脸不豫地拦下我们,并呵斥我下车。
我反应稍慢一点,他就大喝:“没听到我的话是吗?非得等我给你开罚单?!”
我乖乖地下了电瓶车,然而我知道,老公和儿子在一下个路口等我,于是加快脚步赶上,又坐上去走了。
这样做,是我个人素质不高,不愿遵守交通工具管制吗?
肯定不是的!
最大的原因还是违规成本太小!
每天路上,随时可见有人骑电瓶车载人,大家唯一堵的就是运气——只要不被警察抓到就行。
所以,有时候真的别谈什么素质和道义!人性摆在那里,想要大家遵守规则,必须要有完善的配套执行方案,有相应的管理,否则就是空谈!
如果把电瓶车违规的处罚力度升到和汽车一样的程度,扣分、扣驾照、罚巨款、没收车子,或者其他让人犯一次就惩罚得绝不会再犯第二次的措施,我相信没有几个人再心存侥幸。
如果仅是现在偶尔一阵风整顿一次,大家小心一阵;风一过又会故态复萌,我行我素。那么,永远都不可能禁止电瓶车载人的。
怒放一个人必须处在规则与道德并存的社会中才会舒适,道德永远代替不了规则,规则之外是道德的彰显。如果制定了规则之后却由道德和人的素质来执行,那结果必然是两失。
只愿规则不缺,执行到位,素质提高,道德彰显。
以上仅是生活中的一点小感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