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9月26日,美国总统候选人肯尼迪和尼克松进行了史上第一次电视辩论。
民意显示,尼克松大概率会战胜肯尼迪。
得知调查结果,尼克松认为自己稳操胜券,便不再重视这场辩论。
在上电视前,他拒绝化妆,还穿了一身皱巴巴的灰色西装。
而肯尼迪打扮得体,皮鞋光亮,连配饰都十分精致。
一个半月后,肯尼迪以49.7%对49.5%的优势赢得了大选,这让民众十分震惊。
事后,社会心理学家进行了研究,发现尼克松竟然是输在了个人形象上。
事实上,一个人的形象就是他的名片。
邋遢的外表会放大自身的缺陷,很难让人产生好感。
而看起来容光焕发的人,自带强大气场,一出现便会成为众人的焦点。
正所谓,先敬罗衣后敬人,先敬皮囊再敬魂。
管理好自己的形象,当你的外表体面了,你的实力才有展露的余地。
01
你的形象,就是别人对你的认知。
电视剧《请叫我总监》中,有这样一个桥段。
柠檬跳槽到投资公司,从秘书转变为投资人。
秘书琐碎的工作,让她养成了穿着随意,不化妆、不打扮的习惯。
尽管实力不错,她在新公司却接不到好项目,她心里很是不解。
有一次,领导找她谈话,她依然素面朝天,戴着黑框眼镜就进入了办公室。
女上司看到她的穿着,语重心长地说道:
“你现在在投资岗上,打扮就应该和之前有所不同。形象上的改变,会带来你心态的改变。
在职场上,把自己打扮得养眼、得体,不仅是对别人和自己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能力的象征。
这代表你能从容地兼顾好工作和生活的事情,而不是疲于奔命。”
这个世界上,谁也没有义务透过你糟糕的外表,去看到你自以为强大的内在。
第一眼就给人留下不靠谱的印象,哪怕你能力再强,也只能被淹没在人海。
黎贝卡在《爱美也是生产力》中讲述了自己做记者的经历。
那一年,身为新人的她被派去参见一个很重要的会议。
在发布会上,她在第一排频频举手,终于争取到一个很珍贵的提问机会。
她站起身来,忽然听到一阵议论,但她也没多想,继续着自己的采访。
会议结束后,她一“站”成名。
原来,那天她穿了一双渔网袜,在她站起来的同时,这不合时宜的穿搭也暴露无遗。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都被同行笑话。
没有人关心她问了什么,也没有人去想,作为一个新人有这样的机会是多么难得。
大家对她的专业性产生质疑,之后再重要的采访,都与她无缘了。
世界形象师英格丽·张认为:
“无论我们认为从外表衡量人是多么肤浅和愚蠢的观念,人们都会根据你的服饰、发型、手势、声调、语言等自我表达方式在判断你。”
“以貌取人”看似是一种偏见,但第一印象确实能影响他人的判断。
在职场中,衣着得体是你能力的象征,表示你能把工作做得游刃有余;
在家庭里,仪表端庄是你素质的体现,代表着你能把柴米油盐过成诗篇。
衣服可以朴素,但一定要洁净整齐;形象可以随性,但一定要适时场合。
当你以合适的外形示人,别人自然愿意靠近你、了解你,发掘你优质的内在。
02
好看的人,更容易叩开机遇的大门。
形象管理学上有一个“55387”定律。
意思是说:决定一个人第一印象的,55%体现在外表、穿着、打扮;38%的肢体语言及语气;而谈话内容只占到7%。
这就意味着,当你穿着脏乱的衣服与人谈话,别人大概率不会认真倾听。
而当你把自己打扮得体,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自然更容易赢得他人的青睐。
杨澜当年在外国求职时,因为形象原因连连被拒。
失魂落魄的她跑去咖啡厅寻求慰藉,恰好遇到一位好心的女士。
她写了便签给杨澜:“作为女人,你必须精致,这是女人的尊严。”
杨澜看到后,回想着那位年纪很大,打扮却一丝不苟的女士,才明白形象的重要性。
最后一次面试时,她精心准备了一套服装,把自己收拾得整洁利落。
面试官对她的简历非常满意,她的打扮也让人眼前一亮。
在众多求职者中,杨澜凭借着实力脱颖而出,当即就被心仪的公司录取。
财经作家艾伯乐说,一个人最好的品牌就是外表。
好看的人,不仅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也更容易引起他人的信任。
在同一个机会面前,形象不同的人,结局也会截然不同。
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庞统被并称为“卧龙凤雏”。
庞统曾先后去孙权和刘备处讨要官职,皆以失败告终。
孙权形容他是“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
刘备见到他时,也有“统貌陋,心中亦不悦”之感。
庞统的不修边幅,致使他损失了许多机会,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才能。
反观诸葛亮,刘备第一次见到他时,便惊为天人: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为了求得诸葛亮的帮助,刘备更是三顾茅庐,不惜放低身段。
而诸葛亮也不负所托,紧抓机遇施展才华,成为历史上才貌双全的一代名相。
叔本华说:“人的外表是表现内心的图画,相貌表达并揭示了人的整个命运特征。”
一个外在好看的人,内心也会优雅大方。
他们展现给世人的,是更有质感的生活,和令人艳羡的事业。
经济学家曾提出过一个“美貌经济学”:
最漂亮的女性比普通人多挣8%的薪水,最性感的男士则能多赚4%。
一个人的形象,就是他叩向机遇的敲门砖。
它与能力相辅相成,因而衣冠楚楚的外表,也是综合实力的外现。
想要成功,就要先模仿成功者的模样。
外在形象好看了,好运气自然随之而来。
03
一个人最大的本事,是把外表修成能力的放大器。
曾有人问:美有什么用?
看到一个回答深得我心:
“美,可以成为你婚姻的保护伞,可以成为你事业的核武器,可以成为你自信的源泉,更可以成为孩子的骄傲……”
正如美学大师蒋勋所说:“美,是看不见的竞争力!”
美国形象设计师罗伯特·庞德曾提出,这个世界是一个两分钟的世界。你只有一分钟展示给人们你是谁,剩下一分钟,才有机会让人了解你。
想要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好的外表就是你不可不注重的软实力。
开国将军刘亚楼曾率中国代表团去古巴,参加当地的国庆典礼。
都说古巴炎热,一年四季都像泡在热汤里,代表团刚下飞机,就被扑面而来的热浪袭击。
活动进行时,天气正炎热,他国代表们纷纷解开扣子,有的甚至起身离开。
刘亚楼却正襟危坐,尽管被烤得全身冒热气,他也始终注意仪容,不曾失态半分。
古巴总统对他非常佩服,说从他身上看到了中国军人的风采。
新中国成立后,古巴也成为西半球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的国家。
马克·吐温曾说,“在形象上下的功夫,会给你的学识、资历和教养点上传神的一笔。”
有的时候,形象不仅代表着个人,也展现出背后的格局与实力。
为成功而穿着,为胜利而打扮,你的形象,就是你对自己的定义。
哈佛商学院有研究指出:事业的长期发展优势中,视觉效应是你能力的九倍。
很多商业精英都深谙此道,他们看似随意的着装,实则饱含着心思与设计。
马斯克每次出席重要场合,他的造型都是由专业团队打理。
乔布斯的黑上衣、扎克伯格的灰T恤,同样都是他们精心的表达。
人是视觉动物,你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代表着你对他交出的答卷。
卷面越整洁,阅卷的人自然更容易打出高分。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赢了形象,就是赢得了高级人生的入场券。
作家晚晴说:“你的身材,你的脸,你的服饰,统统都是你能力的体现。”
在人均精英的社会中,月薪一万和月薪十万的直接区别,就在于形象。
一个优秀的人,身材紧致,衣着光鲜,处处都透露着自信。
这种气场,是邋遢者永远不可能具备的品质。
美好的事物总拥有天然的吸引力,好的形象更是你的助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