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摘不是件轻松的活儿,但农场主人史密斯先生最头疼的是怎么付工资,经济学家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负责设计薪酬计划。
史密斯先生本来按照(计件工资率)支付报酬。他保证无论在贫瘠还是在肥沃的土地上劳动,他们工资都不会低于国家水平。史密斯每天都要调整(计件工资率),使它恰到好处又不过分盈余。工人们摘得越多,(计件 工资率)就越低。但工人彼此约定,谁都不能摘得太快,在总体上,就延缓了採摘过程。既保住了(计件工资率)又给农场主人造成了损失。
经学家于是就釆取另一种调整工资的方法:管理人员会视土地採摘的难易度设定不同的(计件 工资率),从而避免了工人们集体拖延。实验结束,史密斯先生的疑虑彻底消除了,新的方法提高了50%的生产力。
第二年的夏天。经济学家开始考虑如何刺激怠工的管理员,因为给每个工人分配任务的大权掌握在他们手里。发现管理人员经常把轻松的活交给自己熟人去做,这样(用人唯亲)的做法会使生产力大打折扣。
经济学家很快想出了馊主意,把每个管理人员的工资同当天的收成联系起来,这样一来,管理人员更倾向于那些吃苦耐劳的员工,而冷淡了自已的朋友,所以生产很快提升了20%。
第三年的夏天,经济学家以提出了(竞赛计划)。工人们可以自已组队参加劳动,起初,互为朋友的人会结合在一起,但经济学家为那些产量最多的队伍颁发奖金时,一切发生改变了。又一次,工人们把奖金摆在社会的前面。他们纷纷从自已熟人圈中挑出来,加入最有活力的队伍。有活力的人结合在一起,生产力提高了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