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报(2)读《微视频的“狄德罗效应”》

读报(2)读《微视频的“狄德罗效应”》

作者: 相信未来_3257 | 来源:发表于2023-05-27 12:35 被阅读0次

《微视频的“狄德罗效应”》是《中国教师报》班主任周刊中的一篇文章,作者是苗旭峰老师。

苗老师以传统的课前三分钟的弊端进入文本,接着讲述自己的创新之举:巧用短视频开展课前三分钟。

第一步要找“好故事”。告诉学生好故事的标准是要有陌生感、选材要从易到难,故事的“配方”是90%+10%。故事的意义在于启智,在于寻找到矛盾点,这才是提升观看者兴趣的要点,同时,还需要注意故事的道理需要时水到渠成的,切不可故事与道理两张皮。

第二步是要讲“好故事”。要脱稿,要有悬念,要跟听众互动,语言简洁。教给学生讲故事的方法,可以用思维导图自己讲。

第三步要录“好故事”。首先要设计好自我形象,穿什么衣服,发型、仪态和精神面貌都需要关注,提升学生的品味。其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可以是室内,居家氛围,可以是户外,绿树下、大海边。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环境的清幽,录制的时候横屏拍摄,控制在3分钟内。

接着在点出这个活动对于学生的积极影响,很是期待,调动学生积极性,班容班貌发生变化。列举其中某个同学的事例,体现出成效。

最后在引出“狄德罗效应”,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当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他将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依然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发现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引出学生在不断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达到优秀。

读了苗老师这篇文章,我为苗老师的极高想象力点赞。苗老师以课前三分钟的创新形式引入,教学生如何找故事、讲故事、录故事,层层递进,一切指向学生的终极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苗老师还将此活动的成效进行了叙事。并在总结的时候提出了什么是“狄德罗效应”,并升华文章的主题。

这篇文章的新颖之处在于与心理效应相联系,让读者有了阅读下去的兴趣。这篇文章同样是有操作方法,有活动的结果,《中国教师报》的文章更多的都是指向操作层面的,还得继续学习呀!

相关文章

  • 手帐小理论——配套效应:有一种“和谐”叫“配套”

    ☞此效应也叫狄德罗效应。是由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发现。狄德罗效应是一种常见的“愈得愈不足效应”,...

  • 2020.9.9每日一词:狄德罗效应

    狄德罗效应又称配套效应 (the Diderot Effect) 狄德罗效应,是由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

  • 狄德罗效应

    狄德罗效应,是由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发现。狄德罗效应是一种常见的"愈得愈不足效应",在没有得到某...

  • 梁爽  郑州焦点网络初级七期  坚持分享第532天

    心理学效应: 狄德罗配套效应 18世纪,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的朋友送他一件精美华贵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这件睡...

  • 狄德罗效应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 事情是这样的。 朋友送给狄...

  • 狄德罗效应

    我的一个女性朋友,喜欢买买买,有一天,她带着孩子去朋友家做客,看朋友家的锅不错,可以煮饭可以熬粥还可以做面食炒菜等...

  • 狄德罗效应

    18世纪,法国有一个哲学家叫狄德罗,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名词——配套效应,也称为“狄德罗效应”。意思是一个人拥有一了...

  • 狄德罗效应

    以前听过这样的故事 有个朋友送给A一个很漂亮的水果盘,她很开心,把家里的水果装满盘子,郑重地摆放在客厅的桌子正中央...

  • 狄德罗效应

    狄德罗效应是一种“愈得愈不足效应”,即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里很平稳,而一旦得到了,却不满足。 18世纪的法国哲...

  • 狄德罗效应

    狄德罗本来很穷,某个机会变得非常富有。于是去买了一件豪华的衣服。买回来之后发现和家里格格不入,于是乎换了地毯换了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报(2)读《微视频的“狄德罗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nl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