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往事

作者: 细阳冰清 | 来源:发表于2018-10-23 01:20 被阅读237次

            修缮房子打扫卫生时,在一个旧书箱子里偶然发现一沓陈年资料。这是二十年前存放的一些书报杂志和工作资料被盗时散落在地上,在清理焚烧废纸时又从火堆里抢救幸存下来的。

            由于受潮泛黄的纸张粘在了一起,我小心翼翼的一张张揭开仔细看看,有手写的,有钢板蜡纸手刻油印的,有机械打字机蜡纸打字油印的;有“提留款收缴任务表”、“夏粮上缴”和“烟叶生产”文件以及地委党校培训班资料等,尤其是县委、区委关于烟叶生产的两份文件,让记忆穿越到那年那月,听“三农”老人讲述当年那些苦涩的故事和流行当地的“顺口溜”。

            【统购统销与“非子”】

    据资料记载,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这一决议是根据陈云的意见,由邓小平起草的。所谓“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计划供应”被简称为“统销”。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一个时期里,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自由种植的权利,但小麦、红芋片、棉花、生猪、烟叶、油菜籽等仍实行“统购统销”政策,每年政府都要下达指令性生产计划和收购任务。

          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民每年午秋两季不仅要上缴“公粮”,还要完成下达的粮食统购任务。农民把粮站开具的交纳“公粮”的发票和统购统粮的发票,习惯上叫做“粮食非子”。

            那个时期,以行政命令种植烟叶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然而,由于受光照、土壤、雨水等自然因素和栽培、烘烤技术等因素制约,绝大部分种植户收益甚微大都亏本,可谓劳民伤财。但种植面积、订购任务、保证税收的指令依然按照地亩及人口基数比例下达。农户如果自家产出的烟叶完不成任务,可以在本大队范围内花钱买其他农户完成任务后多余的烟叶“非子”来抵交自家的任务。

    文件于1992年1月25日下发

          双浮区这个1号文件是在1992年全县撤区并乡前,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下发的。实际上,大家都懂得烟叶种植不仅要有适宜的土壤、充足的光照和水肥条件,而且在浸种、育苗、移栽、病虫防治、打顶、采摘、烘烤、出炕等环节上技术性很强。由于烟叶生产是政府指令性计划、一项政治任务,基层只好硬着头皮去落实种植面积和收购任务。按照统一要求,一个生产队或一个自然村统一集资建烟炕,即便有的农户掌握了一定的栽培技术,但各家各户每次采摘的烟叶成熟期有早有晚、叶片有老有嫩,采摘量有多有少,本来差异性就比较大,同时放在同一个炕里用同样的火候进行烘烤,烤出来的叶子能达到中级质量的比较有限,大多的则烤成了“黑老虎”连末级也达不到,每斤最多卖几分钱或者几毛钱。按照“土政策”规定,收购任务完成的乡镇及“有功人员”给予奖励,完不成任务的农户每少交一斤要交七毛钱的税款,同时明确规定在本乡镇购买的烟叶非子可以抵作任务。因此,无法完成烟叶交售任务的农户只好掏钱买“非子”,这样要比补缴税款划算得多。由此,一些行政村文书也把这种可以“满天飞”、本来已经习惯写成的“非子”改为“飞子”了。

            农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计划经济在向市场经济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层层指令性下达的棉花、生猪、油菜、烟叶等收购任务,基层都要确保完成。所以除了“粮食非子”之外,相继出现了农民为完成上缴任务到处买“棉花非子”、“猪非子”、“烟叶非子”、“油菜籽非子”等“新生事物”。究竟“非子”一词源于何时何处、这个词语是不是这个写法,是作为名词还是动词理解,是否收录辞源大典,尚未考究不得而知。但那个年代“非子”盛行的镜像可谓是空前绝后的创举,一道“三农”工作的风景线,理当辨析入典以丰富汉语词汇,以免后人书写有别理解有俄。尽管这样那样的“非子”是时代的产物,基层干部和农民当时对不顾自然条件和客观实际,伤害农民切身利益,行政命令计划种植、摊派购销任务的不合理做法颇有怨言,但大多数群众还是感到是党和政府下达的任务,把完成任务视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具体表现。农民,真正是可亲、可爱、可敬!

            【烟叶种出“顺口溜”】

            上世纪80年代前后,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由于烟叶种植不能因地制宜,不顾自然条件和栽培管理及烘烤技术的制约,指令性种植带来的经济效益很差,大多数农户只能亏本也种。农民对这种“一刀切”的做法非常反感,于是便有了这样的顺口溜:“烟叶青、烟叶黄,谁要再种X谁家娘。”

            赵庙区区长范兴亚工作非常勤奋,兢兢业业,一年四季几乎每天早晨都利用有线广播召开广播会,传达上级和区委会议精神、部署工作、安排指导农业生产,在群众中威望高、口碑好。由于和其他地方一样,烟叶生产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有群众编出不乏善意的顺口溜:“范兴亚,脸镇黑(xiě),号召群众种烟叶。种的烟叶卖不掉,急得在广播上嗷嗷叫。”范区长听到之后,也是无可奈何的一笑了之。

    全县撤区并乡不久,6月9日下发的文件

            撤区并乡半年余,1992年6月9日县委下发了《关于下达1993年烟叶面积计划的通知》,对过去的做法进行了纠正和完善。强调要发挥统的功能,实行生产、销售按人按地亩统一集资、统一建炕、统一育苗,分大户承包的“三统一”、“一承包”办法。要求各乡镇要根据县里下达的计划,分解到村、到户,安排好茬口,落实好面积。凡是留作种烟的麦田,麦收后一律栽红芋,不准种其他作物。同时强调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统筹机动地作为烟叶生产基地,杜绝将任务平均分配到户,分散种植。据说,蔡庙镇为了落实上级下达的烟叶种植面积和收购任务,镇党委政府决定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建炕、统一指导”的“五统一”措施,沿太许路西侧仅连片育苗池上百亩,新建的十几座烟炕一字排开,颇为壮观。为实现连片种植便于栽培管理,把规划内的一些麦田犁掉统一种植烟叶。为补偿农民的损失,每亩地补助200—500斤大米。群众当时编的顺口溜是,“烟叶黄,烟叶黄,又有钱来又有粮。种烟叶,吃大米,不能忘了陈万里(镇党委书记)。”实际上这是群众对政府推行烟叶种植的“谬赞”,因为他们对烟叶生产的结果比谁都清楚,好在那时能吃上大米也是一种奢望。历史一再证明,农业生产依靠行政命令,违背自然规律与客观规律行事,最终只能是劳民伤财。

          【改革永远在路上】

            毛主席教导说: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太和县1979年8月撤 人民公社恢复区制,1983年5月改人民公社为乡(镇)政府,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1992年2月撤区并乡。早在1986年,太和县经国务院备案,被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确定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堪称全国农村税费改革第一县。那个时期,太和县委、县政府为有效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率先改革,实行”税费合一”,除了农民上缴“公粮”没取消、集体提留款实行定额上交,划定年人均税费负担不得超过120元的红线并逐年减少;到1994年全县彻底取消了棉花、生猪、烟叶等指令性生产计划、收购任务和集体提留款项,五花八门的“非子”悄然消失。2006年1月1日起,国家废止《农业税条例》,废除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农民不再“交公粮”,“粮食非子”随之尘封于历史之中,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转型新时期。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改革永远在路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将谱写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三农”发展历史的新篇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251cb5e4db4d:点滴记录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探索轨迹,浓缩中国改革艰难历程。证明: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

      本文标题:陈年往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ox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