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80期“求”专题活动。
“还差多少?明天我去借。”
“去哪借,亲戚朋友都借遍了,不行这婚我不结了。”
“婚不结哪行,放心,爸去想办法。”
……
父亲和哥哥的谈话声传到了小雨的耳朵里,她知道父亲又在为钱发愁。从她出生之日起,家里的日子就很困难,用哥哥的话说,灾难好像都是小雨带来的。
在小雨的记忆里,父亲总是迫不得已去求人。为妻子看病求人,让女儿上学求人,给儿子说媒求人,如今为了礼金又得求人。每次要去求人帮忙,父亲都要抽上半天的烟,一句话也不说。小雨发现,父亲的头越来越低,背也越来越弯。
小雨的母亲生完她后身体就变得很差,常年吃药,定期还要去医院检查。病情暂时得到了控制,但母亲最终没能痊愈。在小雨八岁那年,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我走了,你就解脱了,不用再求人了。”这是母亲临走前对父亲说的话。可是小雨知道,父亲宁可四处找人借钱,不远千里到处求医,也不想妻子离开。
小雨的母亲走后,父亲拼命地打工赚钱,还上欠别人的债,并全力培养孩子们读书,期望他们有个好前程。
小雨很早就许下当医生的愿望,她要治病救人,让其他人不再像母亲一样痛苦。父亲听到后很欣慰,也很骄傲,可小雨的哥哥就没那么上进,他初中没读完就要辍学,说要去挣钱帮父亲还债。父亲再三劝告,小雨的哥哥一意孤行地离开了校园,踏上了前往远方的火车。
那几年小雨家里的日子慢慢好起来了,账还完了,新房也盖上了,就等着哥哥娶亲啦。哥哥却说不着急,等小雨嫁人了他才结婚,免得拖累他。小雨心里明白,哥哥是心疼父亲,也心疼她。
小雨的成绩虽然很好,却在中考时失利了,她离一高的分数线差两分。其他高中想让她过去报道,可是父亲不同意,于是他找遍了所有的熟人,求人想办法帮小雨进入理想高中。最终,小雨顺利上了一高,并通过努力参加高考,考入了医科大学。
在大学里小雨仍然努力学习,品学兼优,还获得了学校的奖学金。小雨进入大学后,边学习边打工赚钱,减轻了父亲和哥哥的负担,她知道他们还要攒钱给哥哥娶媳妇。
小雨本科毕业后又打算考研,考上了还要再读几年,男朋友也不谈,只顾专心学业。于是哥哥准备先结婚,在村里他已经算大龄青年了,好姑娘也难得碰上。
小雨的哥哥在媒人的介绍下,认识了隔壁村的一个姑娘,俩人彼此都有好感。他们都到了婚配的年龄,双方家长商量着,选个日子让二人完婚。虽然他们情投意合,但是该有的礼仪一样不能少。先安排简单的定婚宴,再进行隆重的结婚仪式,场面要气派,礼金随行就市,不多要但也不能少,这是女方家提出的条件。
父亲为了给哥哥娶媳妇,把这几年家里的积蓄都拿了出来,再加上哥哥挣的钱,算下来离结婚预计的费用还差几万块。于是父亲又犯难了,才不得不再次求人帮忙。这些事情父亲和哥哥不想让小雨操心,担心她学习分心,提前支开了她,不料还是被她听到了。
为此小雨感到悔恨和自责,如果不是自己交了几万块的学费,那么哥哥的礼金就够了,父亲也不用再去求人。如果自己早点毕业工作,父亲就不会那么辛苦,家里的日子就会好些。想到这些小雨忍不住流泪了,她在头脑中想象过很多次父亲求人的场景,越想越心痛。
父亲为了撑起这个家,家人一次次放下面子到处求人,这份艰难小雨永远忘不了。她希望这是父亲最后一次求人,也希望自己可以成为父亲的骄傲。以后父亲就可以扬起头来,轻松地活着,只为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