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出行礼记

作者: 止水流东 | 来源:发表于2023-05-23 21:38 被阅读0次

文章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36期【行】专题活动。

出门在外,常常想起家乡那些习俗。

正月出行,是我们那儿春节里一个比较重视的传统风俗。就是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的那一刻准备好三牲酒水祭拜祖先,再放一挂长长的鞭炮迎接新年,以求得在新的一年里出门的事事顺利,财源广进,居家的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听我父亲那些老一辈人讲,那时候对出行祭祀很是讲究的,尤其是那些学阴阳或是道士的人家。他们都会按五行八卦还有那年的风水算一算时辰,几点开始祭拜,几点开始烧纸,几点开始放鞭炮,祭拜祖先时要说点什么赞词等等。反正弄得很是浓重,是我们这些年轻人不懂也不理解的。

我的父亲,一个小山村里地地道道的农民,虽然学过几门养家糊口的手艺,但对于这些吉时良辰,八卦五行却是一窍不通。不过作为常年在外面跑的手艺人,对于那些阴阳或者阴路什么的传统风俗也还是有几分讲究的,所以他出行时就是看隔壁做阴阳先生的本族哥哥什么时候开始祭拜就跟着祭拜。说是既然历来传统风俗有这些讲究,跟着做肯定没错的。

在我的记忆里,隔壁本家哥哥是一个清清瘦瘦的老人,戴个金边眼镜,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还会写对联,算是村里的老学究,村里面的红白喜事都会找他去帮忙撰联题对。本家哥哥比父亲年纪要大,只是辈分要小,所以还要管父亲叫声叔叔。因为两家比邻而居,日常生活中都会相互帮忙照应。

可能是因为每年的年节吉时都不一样吧。隔壁本家哥哥每年正月出行的时辰也不一样,有时是过了十二点,有时是凌晨两三点,有时是四五点。他没开始出行,父亲也不敢先放鞭炮,我们就坐在那个火坑旁等着,边嗑瓜子边聊天。聊一年的收成,聊新年的计划,或者是听父亲讲过去的事,或是猜谜语,讲那些民间传说,一家人说说笑笑时间也不是很难熬。照父亲的话讲,过年嘛,反正是要守岁的。

等到时辰到了,隔壁哥哥会叫一声父亲,“老叔,可以开始出行了哈。”父亲就会马上准备那些祭品酒水菜肴,在堂屋神龛下的八仙桌上摆放好,再点燃香烛,然后在那袅袅香烟跟摇曳的烛火中闭着眼睛口中念念有词,一脸的虔诚。偶尔,也会拉着我和哥哥两个站在两旁跟着一起祭拜。“以后你们成家了要自己祭拜的,这些程序也要懂得。”父亲说。

我当时还小,只是觉得好玩,有趣,就照样跟着学。

祭拜完毕,父亲烧了出行纸钱,最后在挂长长的“万子鞭”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完成了他的出行礼仪。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一秋又一秋,家乡的正月出行仪式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时间易逝,悠忽之间,过去了好多年。

后来,隔壁那个哥哥因病去世了。没有了那个哥哥的提醒,父亲的出行仪式也简单了好多。他不会算时辰,基本上每年在四五点左右祭拜完就去睡了。照他的话讲,凌晨四五点正处在黑夜与白天交界时分,也正是去旧迎新的交界点,在这时候出行是没错的。我听着,觉得好像也有点道理。

光阴似箭,长大后的日子,时间比小时候过得快了很多。哥哥跟自己也先后成了家,又有了小孩,又先后新建了自己的房子,后面每年正月出行时就各自在自己新房子里祭拜了。

只是这时,父亲也老了,熬不了夜,每年吃完年夜饭后就早早地休息了,也无法再像之前一样主持祭拜仪式。正月出行的任务就落到了我们两兄弟自己的头上。哥哥自然在他的新房子里祭拜。而我长年在外,有时又在媳妇家过春节,所以春节那些包括出行的祭拜仪式也没有正儿八经地操作过。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村里的老一辈渐渐远去,到了村里面年轻人这一代,对过春节出行的那些习俗也越来越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基本上都是只要一到十二点,看到电视里新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个个都急不可耐地点燃了鞭炮跟烟花后就算是出行了。

今年春节,在外面过了几个春节的我回家在那个新建后没怎么居住的房子里以男主人的身份正儿八经地做了一场出行的祭拜礼仪。

毕竟长年在外面,过春节都是简简单单,对于那些祭拜祖先的繁琐礼节自然都不懂。比如怎么摆碗筷,摆酒杯,摆祭品,怎么点香点烛,怎么烧纸等等,免不了在吃年夜饭之前开始就一遍遍地问老父亲。问完了自己对着祖先的牌位虔诚地祷告几句算是完事。

吃完年夜饭,父亲年迈,不到九点早早地就睡了。陪着媳妇儿子看了会春节晚会,一晃,时间也到了十二点。而远远近近,小山村里的烟花爆竹轰轰隆隆地响了起来。

“我们也去出行了吧?等下好早点休息。”媳妇问。

“嗯嗯,我去准备香烛,你去把那些菜热一下吧,大年初一出行,不能让祖先们吃冷食嘛!”我也不想弄得太晚,就跟着大潮流走了,到了十二点就出完行算是完成任务。

“好。”媳妇答应一声,去准备了几道荤菜。等我在堂屋的神龛准备好纸钱,点燃了香烛时,那些菜肴也热好了。

我按顺序把酒菜碗碟摆好,插好香烛,持三根点好的香站在神龛下面看着那些祖先的神位,深深地拜了拜,微闭两眼祈祷道,“各位列祖列宗在上,不孝男城儿在下。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正月初一,祭祀出行。望祖宗保佑儿孙这个小家在新的一年里,父亲身体健康,儿子乖巧长大,也保佑我出门平平安安,工作顺顺利利,总之没办法,自己年轻不懂这些,儿孙做得好要保佑,做得不好的莫见怪,也要保佑哈。”念完,自己也为这样的祷告词逗笑了。嗯,这看来似乎有点为难了各位祖先哈!

祈祷完毕,把香插在祖宗的牌位下,在门口烧完了那些纸钱,就开始燃放那些烟花炮竹,在那带有声声笛鸣音春雷炮震天的轰鸣里,在儿子还有侄儿们那些欢呼声中,正月出行仪式算是完毕。

“看你祷告时的样子也挺像样的嘛!”妻看着山村里远远近近升起的烟火,笑道,“照我看来,以后就放一挂炮竹,点几个烟花就行了,懒得那么麻烦。”

我听着,笑笑,说,“你不觉得现在的春节越来越简单没有年味了吗?做为中国最隆重的节日,出行祭拜也是祖宗们几百年更或是几千年流下来的传统习俗。我们保存着这些习俗也是挺好的,让我们的春节年味浓一点,仪式感重一点,更重要的是我们对祖先的祭拜也有了一种虔诚跟敬畏,也让我们心底多了一份牵挂与期盼吧。”

妻没吭声,算是接受了我的说法。

站在房前,看着那腾空而起绚烂的焰火照亮了山村的夜空,听着那噼里啪啦的炮竹声和着山谷的回音响彻云霄,心底里也是满满的温馨和祝福,新年的希冀还有对远方亲友的牵挂也在轻轻萌动。不管过去的岁月如何,曾经的日子怎样,只期盼所有的亲人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如意,身体健康!财源广进,出行顺利!

新的一年正式到来了!

                          ——2023.5.24

相关文章

  • 《海纳百川》———师父李江海书法作品集录之《礼记节录》

    李江海书法作品:《礼记节录》 四尺整张,草书,竖式。书于庚子正月。 节录先秦《礼记》:大道之行也,...

  • 正月十六,宜出行

    一大早,婆婆指挥公公把储藏间,冰箱,冰柜里的东西都拿出来,这些给大美外婆,这些给大美舅舅,这些给大美阿姨,这些是大...

  • 趣味知识|历朝历代的正月是哪个月?

    春节,又称岁首,是每年的正月初一。可是,在中国古代,正月初一是哪一天,在汉武帝之前是不固定的。 根据《礼记·大传》...

  • 《四书五经》之精华(七)

    《礼记》 《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礼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

  • 订票风波

    每次出门,婆婆都要看黄历,选日子,最近宜出行的日子,正月十一和正月十六,婆婆说,就十六吧,这天宜的多,日子更好。 ...

  • 《爱悟札记》之《新年出行》

    新年出行 今天正月初二,出行第一天。和往年出行最大的不同,是有了小米。一家四口有说有笑,开开心心出...

  • 礼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

  • 礼记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

  • 礼记

    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 礼记

    最近在读《礼记》,然而这个最近却不是很近,只是利用了差不多一个月许多空闲的时间,零零碎碎的读了一些篇章,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月出行礼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kxf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