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教会孩子自律,孩子却永远不会自律;想要孩子听话, 孩子却永远不会听你的话。
这里为什么?如果你想知道,我将把我亲身经验的事情告诉你。
在我小学五年、六年级的时候,一直半夜起来打游戏的,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会如此痴迷。
读小学五年级的开始,自己痴迷上了单机游戏,痴迷的程度。谁也不可想象,三十年后,我才把这个可怕的秘密告诉了我爸爸。
我在等待着,内心兴奋得睡不着觉,就在等这个时间,当一家人都睡觉的时候,睡得沉迷的时候,我就偷偷起床为了打游戏。
先按住音量减音键不放,然后再按下开机键,目的是担心开机后声音太大吵醒睡梦中的家人。
声音调至零,再+一格音量,有一点微微的声音就可以了。
然后就痴迷的打游戏,当时内心只有一种想法,练得真本领,拥有真功夫,魂斗罗一条生命打爆全局,这就我的理想,最渴望实现的梦想。
每一个晚上,我都在等候着机会的到来,时间一秒秒过去,我的内心心跳是平稳的,我知道这一刻很快就会来了;同时我也是激动的,我在等待着一个可以让我实现梦想的机会,这是我当时最想要的梦想。
全家熄完灯后,开始有了呼噜声,大概过了20分钟,为什么是这个时间,一切都是经验。
我又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按住减音键,然后打开电视机。开始我的激情午夜,用电视的小人物,代替着我冲锋陷阵,一个一个关卡冲破。
满足我内心的英雄梦!我能从打胜战争获得快感,以至于成为内心的瘾,让我欲罢不能。
时间……嘀嗒嘀嗒
五点,关掉了电视机,迅速收拾全部工具,收藏了起来,一溜烟滑进被窝里,很满意地睡着了。带着明天的期盼,10秒内就能立即睡去,很满足……
七点起床闹钟嘀嘀响,虽然很是疲惫,可是我还得起来,要上学了。
为什么我会如此痴迷游戏,事实当时我感觉太好玩了,太吸引了,没有比这个更能惹起我的兴趣。
游戏的本身设计不是为了吸引人么?我对这个感兴趣正是他们想要的目的,当时父母很不理解,为什么不珍惜机会,好好学习。家庭给我提供这么好的条件,只为了让我好好读书。
我内心的声音,“这个才能给我带来快乐,”好象没有之一了,后面父母的教诲也听不下去,我认为那都是噪音,大家频道不一样。
发展到后面,一开口我就知道父亲要说什么了?我就封闭了我听觉功能,启动一副认真聆听,木偶式点头模式。
我自然成为了班里学业相对较差的学生。因为当时,没有学渣这个名词。
出来社会后,我自己知道学历的问题,给我添加了非常多的麻烦。
我疯狂地报读各种学校,但我的接收层面,就象体质过弱,无法进补一样。学习进程很慢,甚至已经听不下去了。
成年人,必须为自己的过失买单,我只能咬着牙拼了……
根基过于薄弱,体弱多病,吸收永远比别人差,这个过程是很痛苦很无奈,付出更多倍努力,才能追回以前挥霍的部分,少年失时老来还。
我现在也成了三个孩子的父亲,当时自己的痴迷,内心的微妙挣扎,变化,亲身的作战经验,令我内心有一些后怕,我担心我的孩子步我的后尘。
会痴迷上游戏,与我有一样的想法,半夜起来圆梦,迷上游戏误了学业。
在一次聚会中,我的同学,方园长告诉我,解决一个事情的最好办法,就是去面对它,并且去了解它,讨论它。
想到而不讨论,存在沟通的巨大漏洞。自已想法,没有经过真实讨论,强加于人,必定会存在矛盾介蒂。
办法是只能疏不能强制硬堵。
当一个孩子长期得不到时,在内心深处其实就产生了涟漪,在某一些机会的促进下,就会加倍报复,让内心得到满足,以此得到一种快乐。
有的却会在长大后加倍偿还。
解决这个根源,唯一的二个方面。
1.了解事物本身
解决问题先从了解事物本身开始,知道事物存在必有道理。你看它坏的角度是因为你站着的角度,但它一定有好的一面。甚至有人在这角度获得了丰厚的收益。
‘哪我们就可以与孩子一起来讨论,究竟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一起来探讨。
好的一面要如何应用,坏的一面要如何避免,踊跃让孩子发言,这时你应该会亮瞎了眼,防的想象与接触面远远超出你的想象究竟。
2.做好自律的榜样
榜样是最好的教育。没有比这个更加能让一个家庭整体提升了。
如果说玩电子产品这件事情,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就应该自己要遵守的事情,要杜绝任何借口,断舍离吧!专注本身是一件稀缺的资源,一起去锻炼,
陪伴一定是需专注的。
如果一个为人长者的教育者,都不能专注做一件事情,随时都在玩弄手机,本身就不具备感召的力量。
反而是一个反而的教材,潜意识中告诉孩子,也给孩子输送了动机。
为人父母都好忙,有一些自己的事业,如果多一些陪伴,我想地孩子成长过程,会收获更多,这个事实是成立的。
生活也会增加更多的乐趣,因为这片天,都在陪伴着我。我便会少一些向外去追寻。
以身用则,多一些陪伴,自己不能够树立,谈何要一个孩子去做到。
生活是一件平衡的艺术
后语:
智能手机,把生活拉得更近;同时它也是有魔性的,同样吸引着我们,各个厂商为了吸引流量,使出浑身解数,目的就是吸引你的关注。
游戏本身的设计,只围绕着一个中心,让我们觉得好玩,沉迷下去,这就是游戏的最终目的。
别人都在努力,你却要孩子自觉,而且自己没有正确引导,却在破坏作用,这个思维一定是行不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