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联合国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目标之一。
*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具体形象思维仍占很大优势,有意注意、抽象思维处于发展阶段。
*新课改特别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发现知识,并能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1.1.1 思维导图的绘制步骤
1.明确目标,提炼主题;2.要素扩展,联想发散;3.构思分支,以图示意;4.层级关联,艺术加工;5.整理完善,评价反思。
1.1.2思维导图绘制注意三原则:
1.简约有序:化繁为简;2.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3.实用有效。
1.1.3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
强调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内化新知识,不仅关注知识本身的结构系统,更关注学生自身的认知经验和水平;不仅关注知识的内容,更关注教与学的过程、方法、技能以及情感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以有效促进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
1.2功能:
1.组织与系统化功能:知识点的有效整合——>按自身原先知识结构系统梳理——>找到内在的联系——>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2.协作与交流功能:
1)个人绘制:挖掘个体的独特性;
2)协作绘制:在共同讨论、探究的过程中突破思维定势。
3)记忆与创新功能;
4)反思与评价的功能。
1.3应用价值:
1.优势:激发兴趣,提升注意力;建构知识网络,提升注意力;开展思维训练,培养创新力;培养学习策略,促进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地看待问题,研究问题,不断体验新发现,积累新收获,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注意点:1)眼中有生:全面了解学生,知道要教什么,他们已经掌握了什么,以及正在形成和发展的能力有哪些;既要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把学生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用他们的经验和知识去补充、丰富文本,有血有肉地读活文本。2)心中有本:纵向了解教材——以旧引新,温故知新,逐步扩展,不断巩固;横向了解教材——利于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打好基础。3)胸怀大局:将知识线、能力线、情感线贯穿于学习情境中,并发挥教材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功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