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高考,走进大学校园的你,走向工作的你,走向社会的你,回想起当年教室里苦读的自己,可有什么感慨,读下面的事例,你有共鸣吗?
1
高二级期中测试,有一道生物检测题几乎全级学生不会做。
题目是这样的,实验探究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一共设计了四组实验作对比。每组都是一百颗种子,第一组不做处理,只用温水浸泡;第二组种子里除了相同浓度温水浸泡外,添加了一定浓度和剂量的赤霉素溶液;第三组打破种子种皮后再用温水浸泡;第四组打破种皮后加入温水浸泡,同时加入和前面第二组相同浓度、相同剂量的赤霉素溶液。四组种子分别按上面不同的方式处理后,下一步该怎么办?在第二个小题空格里,要学生填写将这几组种子接下来怎么处理?第三小题是对这四组种子的萌发率进行统计、分析、对比萌发率。问题出在第二小题的空格,这个空格的分值只有微不足道的二分,但是全级一千多学生,要不空白,不知道怎么回答,要么乱猜一个凑上去,几乎没有一个人填写正确。
全体高二生物老师唏嘘不已。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所有人都知道种子是要种在土壤里萌发的,可在这道试题里竟没有人能写出第二个空格里的答案,播种。问题出在哪儿?
2
还有比上面事例更严重的。每年元月份,各省都会举办高考信息发布会,学校会抽调高三级任课老师去听讲座。讲课的通常都是请来自于重点中学高三教师,或者有关的教研人员。他们会对上年的高三学生高考试题答题情况作统计分析,对来年的高考试题做一个大体预测,结合这些分析,对当年的高三总体复习提出建议和注意事项。
当时的讲课人员是甘肃省一位教学研究人员,她举了一个发生在上海的例子,这次是全上海市的高中学生全部不会做。是因为试题超级难?不是;是试题超级怪?也不是。不过是一个材料分析题。材料中描述,有两种生物,A和B,A在B 还是幼小的时候,吃B,可当B长大后,反过来在吃 A了,那么A和B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是怎样的,请画图说明。怎么画,全上海市的高三学生晕了,几乎没有人做对这个题。课堂上练的习题基本都是老鹰吃兔子类型,从来没有兔子还能折回吃老鹰类型。A和B这种互相被吃关系题型,真是没见过,没听说过。
在高中生物课本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里,黑体字写着:能量是沿食物链的传递在流动,流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不循环,逐级递减的。课本里用黑体字特意标注出来的,通常都是真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在吃树叶,蝉从树叶中获取能量;树叶中的能量流进蝉的体内,成为蝉体内的能量。但是树叶不吃蝉,所以蝉的能量不会流进树叶体内。正因为生物界里绝大多数捕食关系都是这种单向关系: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是正确的。
可这句话对A和B是明显不适合的,因为它俩的互相捕食关系决定了A和B能量是双向流动。材料题里非常清晰地说明了A和B的关系,高中的学生一定都看懂了、理解了题目中描述的A和B的关系,但是无人敢下笔,写出和课本中定理不一样的答案,为A和B之间画一个双向的箭头。违反课本中既定的真理,谁都不会去冒这个险。
世界上有没有A和B这种互相捕食关系的生物?当然有,记得某一次看动物世界,南美洲某地水边,树上栖居着一种体躯类似丹顶鹤的大型白色水鸟,它的幼崽体型大。因为刚出生不久,在树上站立不稳,有的幼鸟会掉进水里,被水里的一种鱼吃掉。当这种鸟长大后,因为旱季来临,曾经凶恶的食鸟鱼,有的因为来不及借雨季浩荡大河的水流,快速游进大海,旱季来临,只好斜侧着身子在渐渐干涸的小河里喘气。这时,这种长大了的白色的水禽,细长的腿傲然站在水里,将脚边斜躺着喘气的鱼,伸出长长的嘴巴,水里点一下,捉一只,吞咽一只,鱼根本无力反抗。
生物界里非常规的事例很多,有的只是没有机会认识到,没有被发现。譬如鸟类如何过冬,课本里只介绍了鸟类分两种,有的鸟迁徙至南方过冬,是候鸟,有的鸟留在当地,不迁徙,是留鸟。有没有冬眠的鸟类?课本里是没有答案。但是,三十年前,西北农民在冬天搞农田基建时,忽然刨开一个洞穴,发现一堆杜鹃鸟聚在一起,围成一圈,每只鸟的嘴巴都插在前一只鸟的肛门里,它们一动不动像死了一样,它们在冬眠。当地农民向上级汇报,汇报反馈到兰州大学。兰州大学生物系的教授实地做了考察后,将这次发现写成论文,据说发表在国外的一家学术杂志,国内也有报纸报道,曾引起轰动。但是三十年后,课本里还是没有提及鸟的冬眠。
上海学生理解了材料题详细的描述,依然不敢下笔,写出自己正确的判断,这件事对当时的上海高中生物教学应该是震动很大,但是震动过后,为了高考成绩,考试还是以课本内容为主进行考查,老师和学生依然在互相激励将课本学好,恢复常态学习。当然会有个别有责任心的老师会向学生强调,遇见这种和教材内容不一样的题型该怎么做,会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判断,但是星星点点的提醒,怎能起到大范围的启迪?
3
我在上课。给高三学生做高考前第一轮复习,讲到某一个问题时,我特意加进去了一些内容。我看见那个很聪明,学习成绩很优秀的学霸,带着疑惑,不信任的眼睛审视着我。我还好,稳定地迎着他的质疑与不相信的眼睛继续讲了下去。
是什么内容被他如此怀疑?很简单的一个小知识,大家都补钙,知道钙对人体很重要,有利于骨骼和牙齿的发育,然后理所当然以为所有身体里钙都构建了骨骼上。
其实不是所有的钙都沉积在骨骼上,人体还有一部分钙存在于血液中,参与维持血浆中无机盐浓度,电解质的平衡。有伤口时,血液中的钙可以促进血液及时凝固,所以,医生在女性月经量过多时,首先考虑给病人补钙;还有一部分钙在细胞内,比如参与肌肉的收缩。
课本里怎么说?课本总是简略,大概的做说明,对钙的分布只提主要的,钙分布在骨骼上。
4
一个小学二年级,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小女孩,拿着两张语文试卷,一张自己的98分的试卷,另一张是她同学100分的语文试卷,专门来问老师,为什么这道题她同学的答案给了满分,而自己的却少了2分。老师悉心的做了答复。
小小年纪对分数如此执着,如此纠结,是孩子的原因?孩子还小,98分,对她也是一个快乐的成绩。是后面的父母的执着与抠求,推动者小小的她去跟老师追寻原因。我想这个小姑娘,从此会记住这2分的偏差原因,然后规整自己的思路,不断向课本,向标准答案看齐,这样不断看齐的若干年后,会怎么样?和前面的学生一样,课本里的每个字都是金科玉律,没有自己独立的判断,没有自己的观点,成了一个呆子。
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以课本内容为准学习。家长,学校认为最有效的学习就是:熟记课本知识,灵活运用课本知识。殊不知,课本知识不是包罗万象,不能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很多问题。它很狭隘,很偏颇、很片面、很孤立。课外阅读百科知识书籍,阅读名家小说,散文,诗歌能丰富知识储备,有效弥补课本的不足,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但很多老师、家长却以为以为读这些书是浪费时间,对成绩没有用处。
那么考试成绩好,又能做什么?身体脊椎因过久伏案弯曲,瘦弱不堪的身体穿着宽大的校服,不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衣服,不会收纳整理,没有自己的喜好,不会过一种有情致的生活,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考试时回答的是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是固定的,程式化的。为了分数拔尖拿最高分,为了挤进重点高中,全国重点大学……,家长和教师联手将小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掐光,将每个人的全部思维捋顺在一根标准答案思维筋条里,和课本内容完全符合的思想的道路上,长此下去,惟课本至上,惟教条至上,没有独立的认知,没有独立的思想,没有质疑的一代代人走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他们灰暗的身影,还是我们自豪的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课本从组织专业人员制定编写大纲,组织编写,编写完成后在某些地区试用,试用几年,然后大规模在各省市推广,总是要历经十年左右的时间。科学在现时代正迅猛的进步,知识在日新月异,尤其生物科学,前进迅猛。我们现时课堂里讲的内容已经在基因工程,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面前陈旧了。
课本编写时总是要求很凝练,很简洁。许多在课本里容纳不下的内容就得从课外书籍里阅读获知,电脑、手机的普及,也可搜索出海量的信息。对于一个急迫求知的孩子来说,课本知识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全部了解,但是,我们却花费着大量的时间要他继续学习课本,把他们的视野禁锢在那几本课本里,要他学的细一些,再细一些,让他能在各种变化的题型里都获取高分。
高考前大量强化做题,无非是强化各种考点知识细节的全面记忆,各种知识点之间关联掌握通透,做到考试时无一纰漏,无一错失的境地。这种学习方法对分数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它并不利于个人学识,思维,智识的发展。衡量一个人的学识不能简单地以现时的分数高低做唯一的标准,98分和100分应当站在同一个档次里。
标准答案是最准确的答案,不是。它只是限定在一个范围内是正确的,超出这个限定就是错误的。
有些问题你是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生物试题:假设你流落到一个没有任何生物的荒岛上,你身边有一只母鸡,还有一袋二十斤的玉米,你该怎么办?是先吃鸡,再吃玉米,还是和鸡一起吃玉米,等玉米没有了再吃鸡?标准答案是什么:先吃鸡,然后再吃玉米。从能量利用的角度算计,把鸡先吃掉,节约玉米,这样方式可以比前一种方式在荒岛上坚持的时间更长一些。真会算计!
编写试题的专家,答题的学生都没有这种荒野生存的经历。有权回答这道题的人应该是有这种生存经历的人。很多人都读过《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流落到的荒岛,一派生机,他可以吃到海龟蛋,捉来野山羊,编成篱笆养一大群,挤羊奶喝,还有晒干的野葡萄做早餐。但是,他还是要救野人星期五,教他学说话,做他的陪伴,荒岛上一个人待着,真是太孤独了。
题目假设的荒岛可是没有任何生命,只有你和那只准备要吃的母鸡。在这样的环境下,谁能镇定自若?左右盘算吃哪只比人还要惊慌恐惧的母鸡?在渺渺无望的恐惧里,哪怕是一只咯咯叫的母鸡在身边,总比独自面对死寂一片的静寂、恐惧要好。所以,我以为这道题和自私的傻老婆问老公:“我和你妈掉水里了,你先救谁?先救你妈,还是先救我”的问题一样无聊,无赖。
1978年恢复高考,现行的考试制度已经实行了快四十年了。为了高考成绩优异,各地中小学使出浑身解数,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每年高考状元的数量,为排名靠前的学校带来鼎盛的名气,带来不菲的收入。
高考出题的人员,绞尽心思编出变化多样的试题,增加试题的难度,迷惑性,让学生的分数拉开距离,有利于选拔。
编写练习试题的研究人员,教师,竭尽全力增加试题的迷惑,干扰度,追求题目反常规思维,争取与高考题型契合,提高学生的成绩。
老师们精讲精梳各种考点,争取学生记得精准,练到纯熟;
学生们在这种人为设计的魍魉森林题里,竭力左冲右突,有的能拨云见日走出来,获取高分;有的无法识破各种预设的谋略,走不出来,分数不理想。在这个耗费巨量时间精力的魍魉森林里,个人知识与能力有没有提高?只是徒费了许多时间,考完后,这些被强迫记忆的知识点、考点基本忘光。没有因为一路对知识汲取攀爬思想高度提升的愉悦,也没有得到一双因思想提高而睿智的眼睛。
芬兰已经放弃了传承几百年的课堂教学模式,转而采取实际场景主题教学。我的国,你的这种教育、教学、考试模式还要继续到什么时间?百炼成呆的人,已经够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