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秋雨一场寒,我们终于在这飘飘洒洒的秋雨中真切感受到了秋天的存在。上周,我们还在探寻,哪里有秋的影子,打扫走廊卫生的同学,率先发现了——“每次扫地时,走廊上总会有落叶。”的确,每当秋风拂过,总会勾起心中那份深深的眷恋。走廊前那看着郁郁青青且高大的栾树,时不时飘落几片枯叶。
枯黄的树叶,像秋的使者,在诉说着收获的喜悦,悄然落地,却又留下一丝丝淡淡的哀愁。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学完了《秋天的怀念》。从周一到周四,时间跨度确有些长,实际上,我们花了两节多课的时间,去品这篇经典名作中的愁。
未曾见过光明的人,不知光明的可贵。能跑能跳的史铁生,“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的残废了双腿”,21岁的他陷入与轮椅为伴的困境,备课时的我,几度哽咽,心疼年轻的史铁生,更心疼他的母亲。亲情、生命,两大重要的课题,学生能领会吗?这当中化不开的哀愁,学生能理解吗?
课堂从读开始。范读视频里,那低沉的男声一出,缓慢而沉重的腔调,自然就把我们锁定在了文本中。第一节课结束时,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史铁生母亲对孩子那小心翼翼的爱。在当天的作业中,我留了这样一个任务:回家给父母读一读这篇文章。不管是70后、80后还是90后,《秋天的怀念》应该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吧。
果然,在第二天的分享中,有学生就提到了自己的父母学过此文。儿时读此文,与为人父母后再读此文,感受兴许是不太一样的,在人生阅历变得丰富之后,再去读史铁生的母亲,再去寻找自己与史铁生母亲同样的“小心翼翼”,这何尝不是一个亲子交流的好话题?吴艺涵说起了小升初阶段,母亲哪怕接电话,都躲到门外,生怕惊扰自己;李品萱说,我和妈妈思考了,但是我们彼此的爱是热烈张扬的,暂时没发现。我想,不管是怎样的相处模式,轻松愉悦总是最惬意的。
倒是在最后,谭润瑜分享时,竟落了泪。他刚开口,说到爷爷,就停住了。在他前方站着的我,看着他的眼眶逐渐变红,心知这是个感性的孩子,用掌声鼓励他说完,在他哽咽得断断续续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善言辞只悄悄跟在孙儿背后护送他走完夜路的爷爷,正是这一段话,让好几个女孩子也跟着撒下泪来。那一刻,我忽然察觉,其实他们什么都懂。
下一堂课,再读,再悟,他们告诉我,秋天的怀念里,藏着对逝去亲人的追忆,对过往的愧疚与自责,也有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下了课,谭润瑜走上讲台告诉我,“老师,我觉得这篇文章也是在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我看了看这个爱思考的孩子,果不其然,形象又高大了一分。
秋天,一个充满怀念与思索的季节。在秋风中,我们怀念那些逝去的时光,怀念那些曾经给予我们温暖与力量的人和事。愿这份怀念,能化作我们前行的动力,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加珍惜每一份拥有,勇敢地面对每一个挑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