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随着你的成长,你那些曾经宣誓要共度一生的好友,正在从你的生命中逐渐消失?
点开微信刷刷朋友圈,看到往日好友的动态,忙不迭的点个赞,却恍然惊觉已经大半年没和老友聊过天了;翻翻手机最近的通话记录,发现基本都是工作电话,至于好友的,存在手机里,却一次都没打过。
所以,我们的朋友,都去哪里了呢?
在所有关系中,友情似乎是最为脆弱的一种,它远不如父母、伴侣、孩子那样紧密。因为没有血缘关系,我们不可能把友情关系中的付出视作义务和责任;因为不是伴侣,我们不能对朋友过度亲密或是毫无顾忌的倾诉。友情具有很多微妙的属性,有时让人觉得胜过一切,有时又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友情是伴随我们最长久的情感。亲人也好、爱人也好,他们在生命中扮演的角色往往是无可替代的,而当他们离开时,我们会真切的体验到“失去”的涵义。而友情则不一样,这种关系往往建立在两个人具有相同话题、价值观以及其他属性的相同或契合上,建立友情的标准并不像爱情那样苛刻,当然,这也就使得友情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
小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和几个年龄相近的孩子在同一个小区玩耍而成为朋友;中学时期,男生可能会因为玩同一款游戏或者喜爱同一种运动成为朋友,女生可能因为同样的爱豆或者同样讨厌的人成为朋友;大学里舍友只要能够和平相处,基本都会成为朋友,再来就是社团、学生组织以及其他的联系会产生朋友关系。简而言之,我们周遭的一切都可能为我们带来朋友,获得友情是如此轻易,当然,失去他们也是一样。
微信前段时间推出了一项残忍的功能,检测你不常联系的好友,这不同于之前low爆的各类“检测僵尸粉”,这些人或许并没有删除你的微信,也许你还认为他是你的好友,也许他也这么认为,但是微信却明明白白地把他放进了不常联系人的列表中。
针对类似的现象,俄亥俄大学教授William Rowlings指出,成年人对朋友的定义会逐渐发生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把朋友逐渐定义为不是时时刻刻在一起,而是“我知道ta在那里”的关系。我们很可能很长时间不联系,但是知道对方存在就好。
而比起交到真正亲密的朋友,成年人会拥有更多“友好的熟人”(friendly acquaintances),比如工作伙伴、孩子同学的父母等等,你和他们交往的情境是一定的,而不是随意的,你们“有理由陪伴彼此”。
随着这样的心态变化,我们也会逐渐选择与更能互相包容的人成为朋友,选择维护一段恰到好处的友情。青春期时一见如故的友情很难再次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同样,为一件小事而绝交的现象也不应该出现。
那么,什么样的成年友情才能维持的更久呢?
1.沟通无障碍
两个人并不是语言相通就能够无障碍沟通了。误会、猜疑、表达失误其实都是破坏友情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当两个昔日好友走向不同方向后,如果其中一方仅就自己专业领域的话题滔滔不绝,显然也算不上是良好的沟通。没有障碍的沟通,应当是双方在彼此的话题领域中寻找共同点,并且产生足够的交流意愿。哪怕是聊聊已经聊烂的儿时回忆,也好过一方评论着莫奈的印象作品,另一方叫嚷着PHP才是最好的语言。
2.深度互动
如今,互联网让我们拥有了多种多样的社交方式,但调查表明,生日祝福、虚拟礼物、朋友圈点赞等等,对维护友谊并没有实质性帮助。相对来说,一些支持性的评论与话语,或是电子邮件、写纸信这样相对传统的方式,更能证明一个人的心意。没有人知道什么事情会毁掉一段友谊,但至少真诚不会。
3.具备共同点
奥特曼是不会和怪兽做朋友的,王健林也不会因为唱了几句一无所有就和地铁口的流浪歌手成为莫逆之交,坚实的友谊必然存在共同点,两人的共同诉求,包括情感、利益等等,才是友谊的基本保证。即使是老友、发小,也只有相见时相处愉快的人才能够继续维持这段友谊,至于那些给你带来负面体验的所谓朋友,要么你们直接其实没有友情,要么是你在自作多情。
KnowYourself的一篇推送中写到过一篇描写周恩来和吴国桢(中华民国政治人物,是塑造现代台湾的关键人物之一)的文章,两人儿时曾经义结金兰,后因政治理想不同分道扬镳,多年后旧情重叙述。书里写的一段话甚是动人:
“我们度过了亲密无间的少年时代,当时所有的想法都一样,十几年没有见面也没有通信,再一次见到你,我们的理想已经天壤地别,可是我仍然欣赏你,仍然像从前一样盼望和你天天见面。”
不知道现实中的我们会不会有幸拥有这样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