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2.36】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中庸2.36】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作者: 丁东华 | 来源:发表于2021-09-22 07:43 被阅读0次

【正文】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译文】

孔子远承并称述唐尧虞舜的传统,近效并彰明文王、武王的法度,上顺天时的变化规律,下依水土沿袭所宜。圣人之德好比天地那样,无不维持承载,无不覆盖遮护;好比四季的交替运行,犹如日月的更迭照耀。万物共同发育而不互相妨害,事理一并施行而不互相违背;小德像河水长流,不息不止,大德总敦实化育,无尽无穷,这便是天地之所以伟大的缘故。

【体悟】

天地的大,是无不覆帱,无不承载的。这就是德的广大,道的无限。

德性的影响是施于对象的。有的人的德性施于家人,有的人施于朋友,有的人施于贫苦无归的流浪之人,有的人施于千里之外的疾病患者。

德施泽的范围越辽阔,涵盖的对象越多,则愈接近于天地,愈接近于真正的德。

但是施于千里之外,而对于身边之人漠不关心,这是伪善的德,或者说仍然是很小的德。

能够涵盖更多人群的德,才是真正的大德。

我们以前讲以德报怨,后来更正了,孔子说以直报怨,所以我们现在按孔子说的,对于不好的人和事要狠狠的怼回去,惩罚他们,不让他们胆敢再犯。

这诚然是好,但不是最终的好。宽恕和和解才是。世界上主要宗教的宗旨都会给所有人以救赎。

毕竟,人人都有罪。

相关文章

  • 【中庸2.36】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正文】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

  • 道并行而不悖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尽管理论上知道,而实际上我还是会有纠结...

  • 小德川流 大德敦化

    小德川流 大德敦化 这句话出自孔伋《中庸·第三十章》。 我非常喜欢这句话蕴含的哲理。 它启迪我们,要学习天地之...

  • 日精进 2019.12.24

    精进人:黄秋焕 精进语录: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中庸》 【见】 《六祖坛经》写道:“一切福田都离不开心地。以善...

  • 【文魁大脑实用记忆第五期】包恒宇第九次案例---高效学习

    1 2 夫敦化之名,《中庸》原载。小德川流,永滋萌芽不相阻;大德敦化,厚载万物不相碍。千年古都百年县,万里山川一金...

  • 俗读中庸,天下至诚

    俗读中庸,天下至诚 沙月 大德敦化,敦厚以化己,以化人,以化方。 大德,即入世之德,经天纬地,经世纶理,为百姓立天...

  • 【国荣摘经典】《中庸》二

    1.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万物一起生长而互不妨害,道路同时并行而互不冲突。小的德...

  • 《中庸》22:“孝”的隐秘价值

    《中庸》22:“孝”的隐秘价值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

  • “大本”就是以神的美德为本

    ”大夲”就是以神的美德为本 ”明白天地德者,此天地之大本”。《庄子,天运》; “无为也,天德而已”《庄子,天地》。...

  • 《中庸》耘心解之十一:德为根本方载物

    《中庸》原文-第十七章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2.36】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dmgltx.html